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锻炼总体要遵循循序渐进、适度适量、长期坚持原则,锻炼中不适需停练咨询医生。常见锻炼方法有小飞燕、五点支撑法、游泳、倒走、平板支撑,不同方法有不同动作要领、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腰部急性损伤患者、肥胖人群锻炼各有注意。久坐和体力劳动者应结合生活方式进行锻炼。此外,锻炼只是综合治疗一部分,需配合药物及其他治疗,病情变化要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锻炼的总体原则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适度适量的原则。开始锻炼时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同时要长期坚持,以维持锻炼效果。锻炼过程中若出现疼痛加剧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
二、常见锻炼方法
1.小飞燕:俯卧在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每次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2030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此动作可增强腰背肌力量,维持腰椎稳定性。对于年龄较大、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初始阶段可适当减少每组的次数和每天的组数。
2.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掌、双肘、肩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到肩部、腹部、膝关节一条直线,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30个为一组,一天可做23组。该方法能有效锻炼腰背肌肉,减轻腰椎压力。孕妇和腰部有急性损伤的患者不适合此锻炼方法。
3.游泳: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尤其是蛙泳和仰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较为有益。游泳时,水的浮力可减轻身体对腰椎的压力,同时锻炼腰背肌肉和四肢肌肉。每周可进行23次,每次3060分钟。但游泳时要注意水温,避免着凉,且游泳前要做好热身运动。
4.倒走:倒走时人体重心向后移动,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增强腰背肌的力量。选择平坦、安全的场地进行倒走,每次倒走1520分钟,每天12次。倒走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老年人和视力不好的患者在倒走时需有家人陪同。
5.平板支撑:双肘和双脚支撑地面,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尽量坚持较长时间。一般每次坚持3060秒,进行34组。平板支撑能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对腰椎起到保护作用。初学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缩短每次支撑的时间。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骨骼和肌肉的力量相对较弱。在进行锻炼时,应选择较为温和的锻炼方法,如五点支撑法和小飞燕,且锻炼强度要适当降低。锻炼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避免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同时,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根据身体状况调整锻炼计划。
2.孕妇:孕妇由于身体的特殊生理变化,腰椎负担加重。在怀孕期间不适合进行上述锻炼方法,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增加腰部负担的动作。可选择散步等较为轻松的运动方式,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不适。
3.有腰部急性损伤的患者:在腰部急性损伤期间,应避免进行任何锻炼,以免加重损伤。需卧床休息,待损伤恢复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开始进行康复锻炼。
4.肥胖人群:肥胖人群腰椎承受的压力较大,在锻炼时要注意控制体重,可先从低强度的运动开始,如散步、游泳等。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再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同时,要注意运动姿势的正确性,避免因姿势不当加重腰椎损伤。
四、结合生活方式的锻炼建议
1.久坐人群:对于需要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应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进行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如左右旋转腰部、前屈后伸腰部等。在工作之余,要坚持进行上述锻炼方法,以缓解腰部疲劳,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和发展。
2.体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在工作中要注意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弯腰和负重。在工作前后可进行一些针对性的锻炼,如小飞燕和五点支撑法,以增强腰背肌的力量,减少腰部损伤的风险。
五、锻炼与治疗的结合
锻炼只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患者在进行锻炼的同时,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必要时接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如果在锻炼过程中病情出现变化,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