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青枝骨折
青枝骨折是常见于儿童的不完全骨折,因儿童骨骼有机物多、骨外膜厚,受外力时骨头像柳枝部分裂开而得名。其成因主要是儿童活泼好动、自我保护差,摔倒碰撞易致骨折,年龄小骨质软更易发生。症状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诊断靠体格检查和X线检查,早期X线可能不明显需复查。治疗多数采用非手术的手法复位加外固定,严重时需手术。康复时固定期要观察血运、做肌肉收缩练习,拆除固定后循序渐进锻炼。特殊人群中,年龄小的难配合需家长耐心照顾,体质弱的要加强营养防并发症,有基础疾病的需综合考虑制定方案。
一、青枝骨折的定义
青枝骨折是一种不完全骨折,常见于儿童。儿童骨骼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外面包裹的骨外膜特别厚,具有很好的弹性和韧性,就像春天的柳枝一样,在受到外力时,骨头虽发生弯曲变形,但不会像成人骨头那样完全断裂,而是像柳枝被折时只是部分裂开,这种骨折就被称为青枝骨折。
二、青枝骨折的原因
儿童活泼好动,但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摔倒、碰撞等情况。例如在玩耍时不慎跌倒,手掌或肘部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就可能导致上肢青枝骨折;在奔跑过程中突然摔倒,下肢承受较大外力,也可能引发下肢青枝骨折。年龄较小的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骨质相对较软,更易发生青枝骨折。
三、青枝骨折的症状
1.疼痛: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儿童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哭闹不止,拒绝活动受伤的肢体。
2.肿胀:骨折处周围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这是由于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炎症反应引起的。
3.活动受限:受伤肢体的活动会受到限制,儿童可能不愿意使用受伤的肢体进行动作,如不愿抬手、不愿走路等。
4.畸形:有时可观察到骨折部位有轻微的畸形,表现为肢体外形的改变,但一般较成人骨折的畸形程度轻。
四、青枝骨折的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会对受伤部位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是否有肿胀、畸形、压痛等表现,同时活动受伤肢体,了解关节活动情况和肌肉力量。
2.X线检查:这是诊断青枝骨折的常用方法。通过X线片可以清晰地看到骨头的形态,判断是否存在骨折以及骨折的具体部位和类型。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早期的青枝骨折在X线片上可能表现不明显,需要在几天后复查X线片,以便更准确地诊断。
五、青枝骨折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大部分青枝骨折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治疗。常见的方法是手法复位,医生会通过手法将骨折部位恢复到正常的位置,然后使用石膏、夹板等外固定器具将受伤肢体固定,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固定时间一般根据骨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定,通常为36周。
2.手术治疗:极少数情况下,如果青枝骨折比较严重,手法复位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或者骨折部位不稳定,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和内固定等。
六、青枝骨折的康复
1.固定期间:在骨折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受伤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如手指或脚趾的颜色、温度、感觉等。如果出现皮肤发紫、发凉、麻木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肌肉收缩练习,以防止肌肉萎缩。
2.拆除固定后:拆除石膏或夹板后,需要逐渐进行关节活动和肢体功能锻炼。可以先从被动活动开始,由他人帮助活动关节,然后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在康复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损伤。
七、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年龄较小的儿童:年龄越小的儿童,骨骼生长和修复能力越强,但同时也更难配合治疗和康复。家长需要更加耐心地照顾孩子,确保固定器具的正确使用,防止孩子随意拆除。在康复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2.体质较弱的儿童:体质较弱的儿童可能恢复速度相对较慢,在治疗和康复期间要注意加强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果儿童本身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在治疗青枝骨折时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骨折的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