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引起的手臂痛是怎么办
肩周炎引起手臂痛主要因炎症刺激神经致疼痛放射,以及改变手臂活动方式引发肌肉劳损。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休息、热敷)、物理治疗(按摩、针灸、理疗)、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等)和手术治疗(关节镜下肩关节松解术)。康复锻炼有钟摆运动等多种方式。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人锻炼幅度速度要注意、热敷防烫伤、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孕妇禁用药物治疗,其他治疗在指导下进行且动作轻柔;儿童和青少年需明确诊断,谨慎用药,锻炼在监护下依身体状况调整。
一、肩周炎引起手臂痛的原因
肩周炎又称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主要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可导致疼痛信号向手臂放射,引起手臂痛。此外,肩周炎会造成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为减少肩部疼痛,常不自觉改变手臂活动方式,使手臂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引发肌肉劳损,加重手臂疼痛。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休息至关重要,避免过度使用患侧手臂,减少肩部活动,以减轻炎症刺激。同时可采用热敷,如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肩部及手臂疼痛部位,温度保持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2.物理治疗:
按摩: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通过揉、捏、滚等手法,放松肩部及手臂肌肉,改善肌肉痉挛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每次按摩时间约2030分钟,每周23次。
针灸:依据经络学说,选取肩部及手臂相关穴位,如肩髃、肩髎、曲池、外关等,通过针刺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达到止痛效果。每周进行23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
理疗:常见的有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温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促进局部组织代谢,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频率一般为13MHz,每周23次。还有冲击波治疗,通过产生的冲击波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减轻疼痛。一般每周12次,35次为一个疗程。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具有抗炎、止痛作用,能减轻肩周炎的炎症反应,缓解手臂疼痛。
肌肉松弛剂:对于因肌肉紧张导致手臂痛加重的患者,可使用氯唑沙宗等肌肉松弛剂,缓解肌肉紧张。
外用药物: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于肩部及手臂疼痛部位,通过皮肤渗透发挥局部抗炎、止痛作用。
4.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有关节镜下肩关节松解术,通过关节镜技术,解除肩关节周围粘连组织,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减轻手臂疼痛。
三、康复锻炼
1.钟摆运动:患者弯腰,使患侧手臂自然下垂,以肩部为中心,手臂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摆动,如同钟摆一样。摆动幅度逐渐增大,每次摆动1015分钟,每天34次。
2.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双手手指沿墙壁缓慢向上爬行,尽量抬高患肢,达到最大限度后停留片刻,然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每次1015个动作,每天34次。
3.拉伸运动:可用健侧手臂帮助患侧手臂进行内收、外展、前屈、后伸等方向的拉伸,每个方向拉伸1530秒,重复35次,每天23次。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骨质相对疏松。在进行康复锻炼时,动作幅度不宜过大,速度要缓慢,避免因用力过猛导致骨折等意外。热敷时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药物治疗时,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因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较弱,药物代谢可能受影响,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禁用药物治疗,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一般治疗和物理治疗方面,热敷温度要适宜,避免高温影响胎儿。按摩和针灸应在专业妇产科医生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穴位和手法,且力度要轻柔。康复锻炼时,避免过度劳累,动作以轻柔、舒缓为宜,防止因剧烈运动引发流产等不良后果。
3.儿童和青少年:此年龄段肩周炎相对少见,若因特殊情况出现类似症状,应首先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疾病可能。药物治疗需谨慎,避免使用成人剂量或不适宜儿童的药物。康复锻炼要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监护下进行,根据儿童身体状况调整锻炼强度和方式,以趣味性锻炼为主,提高儿童依从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