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肩和肩周炎有区别吗
冻结肩和肩周炎的区别与联系,包括定义概念上冻结肩病因不明,有疼痛、冻结、解冻三期,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自限性无菌性炎症;临床表现上冻结肩疼痛期剧痛、夜间重,冻结期活动严重受限,肩周炎疼痛较缓和、活动受限程度相对轻;发病年龄上冻结肩4060岁多见,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性别上女性患肩周炎比例略高;病因病理上两者病因有差异,病理表现分别为关节囊慢性炎症纤维化和周围组织炎症粘连;诊断靠体格和影像学检查;治疗都有保守和手术方法;还针对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给出治疗温馨提示。
一、定义和概念
1.冻结肩:冻结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肩部软组织的退变、损伤、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通常起病隐匿,会经历疼痛期、冻结期和解冻期三个阶段。
2.肩周炎:肩周炎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过去曾将各种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疾病都归为肩周炎。现在一般认为,肩周炎主要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自限性无菌性炎症,又称“五十肩”“漏肩风”等。
二、临床表现差异
1.疼痛特点:冻结肩在疼痛期疼痛较为剧烈,夜间疼痛加重明显,影响睡眠。而肩周炎的疼痛相对较缓和,但也会随病情进展而加重,活动时疼痛也会加剧。
2.活动受限程度:冻结肩在冻结期,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都会受到严重限制,尤其是外展、外旋和内旋后伸等动作。肩周炎虽然也有活动受限,但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且不同患者之间活动受限的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
三、发病年龄和性别差异
1.年龄:冻结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的人群较为多见。肩周炎则典型地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所以有“五十肩”之称。
2.性别:女性患肩周炎的比例相对男性略高,而冻结肩在性别上的差异相对不那么明显。
四、病因和病理机制
1.病因:冻结肩的病因可能与肩部的微小创伤、内分泌紊乱(如糖尿病患者更易患冻结肩)、免疫因素等有关。肩周炎的病因除了肩部软组织退变外,还与长期的肩部劳损、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
2.病理机制:冻结肩主要病理表现为肩关节囊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导致关节囊挛缩,限制了肩关节的活动。肩周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涉及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滑囊等组织的炎症和粘连。
五、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检查患者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疼痛部位、肌肉力量等,初步判断是冻结肩还是肩周炎。例如,冻结肩患者在被动活动时也会有明显的活动受限和疼痛,而肩周炎患者在主动活动时疼痛和受限更为突出。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以排除肩部的骨折、肿瘤等其他疾病。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变情况,有助于区分冻结肩和肩周炎的病理改变。
六、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两者都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法。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可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非常重要,包括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药物治疗方面,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减轻炎症和疼痛。
2.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冻结肩和肩周炎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冻结肩手术主要是通过关节镜下松解粘连的关节囊。肩周炎手术则可能包括松解粘连的肌腱、滑囊等组织。
七、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较差。在治疗过程中,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肩部损伤。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患冻结肩和肩周炎的情况相对较少。如果出现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要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在治疗上,应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避免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3.孕妇:孕妇由于生理状态特殊,在治疗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相对安全,但要注意手法的力度和部位。康复训练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4.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患冻结肩的风险较高,且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肩部疾病的恢复。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注意肩部的护理,避免感染。药物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与降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