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处理方法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与护理包括多个方面:一般处理上要做好乳房护理、保证休息与合理饮食、进行心理调节;非药物治疗有热敷与按摩、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包含抗生素治疗和止痛药物使用;若形成脓肿则需手术治疗,如脓肿切开引流术并做好术后护理;特殊人群中,孕妇治疗要谨慎选药,优先非药物治疗;哺乳期女性不轻易停乳,患侧有脓肿时暂停患侧哺乳;老年女性因身体机能弱恢复慢,要注重休息和营养支持,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并兼顾基础疾病治疗。
一、一般处理
1.乳房护理:保持乳房清洁,可用温水轻轻清洗乳头和乳晕,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防止损伤乳头皮肤。对于乳头有破损或皲裂的患者,清洁后可涂抹羊毛脂软膏等保护乳头。在哺乳时,要注意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只吸吮乳头,减少乳头损伤。同时,要及时排空乳房,防止乳汁淤积。可通过频繁哺乳、使用吸奶器等方式排空乳汁。如果乳汁过多,婴儿不能完全吸吮干净,可在哺乳后用吸奶器将剩余乳汁吸出。
2.休息与饮食: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利于身体恢复。饮食方面,要选择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炎症反应。
3.心理调节:急性乳腺炎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压力,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家属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负担。
二、非药物治疗
1.热敷与按摩:在炎症初期,可采用热敷的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一般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乳房,温度以感觉温暖舒适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按摩可在热敷后进行,以疏通乳腺管。按摩时要注意手法轻柔,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也可轻轻挤压乳晕周围,促进乳汁排出。但如果乳房红肿明显、疼痛剧烈,应避免过度按摩,以免炎症扩散。
2.物理治疗: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方法也可用于急性乳腺炎的治疗。这些物理治疗能够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但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和时间。
三、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如果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原菌类型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一般在使用抗生素前,可能会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用药。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使用抗生素治疗时,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细菌耐药。
2.止痛药物: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常用的止痛药物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在使用止痛药物时,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胃肠道疾病等患者,更要谨慎使用。
四、手术治疗
如果急性乳腺炎形成脓肿,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时,医生会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切开,排出脓液,并放置引流条,以保证引流通畅。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同时,患者仍需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直到炎症完全消退。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患急性乳腺炎时,治疗方法的选择要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在用药前,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医生会根据孕周、病情等综合考虑,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热敷、按摩等。如果需要使用抗生素,会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2.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患急性乳腺炎时,不要轻易停止哺乳。因为停止哺乳不仅会影响婴儿的喂养,还会加重乳汁淤积,不利于炎症的消退。但如果患侧乳房有脓肿形成,应暂停患侧乳房哺乳,并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防止乳汁淤积。健侧乳房可继续哺乳。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要注意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必要时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暂停哺乳。
3.老年女性:老年女性患急性乳腺炎相对较少,但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较弱,恢复可能较慢。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意休息和营养支持,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老年女性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需要在治疗急性乳腺炎的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