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软骨炎症状
髌骨软骨炎的症状主要有:膝前疼痛,活动时加剧,休息缓解,位置多在髌骨后方或周围,或伴有放射性疼痛;膝关节可能肿胀,程度不一,由炎症刺激致滑膜分泌增加、组织充血水肿引起;病情进展会出现活动受限,因关节面不平整、疼痛肿胀及肌肉萎缩导致;屈伸膝关节时有摩擦感或摩擦音,因软骨磨损表面粗糙产生;部分患者会打软腿,因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失衡。此外,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青少年要及时就医、限制剧烈运动、补充营养;中老年人注意保护关节、谨慎用药;肥胖人群积极控制体重、选择合适运动;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出现症状及时休息治疗,康复后循序渐进恢复运动并做好防护。
一、疼痛
1.膝前疼痛是髌骨软骨炎最为突出的症状。疼痛通常在膝关节活动时加剧,例如上下楼梯、蹲起、久坐后起身等动作,这是因为这些动作会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刺激受损的软骨。而在休息后,疼痛一般会有所缓解。这种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早期可能较为轻微,不影响正常生活,但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逐渐加重,甚至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
2.疼痛的位置多集中在髌骨后方或周围。患者常能明确指出疼痛部位,有时会感觉像是膝盖前方深处的疼痛,部分患者可能还会伴有放射性疼痛,可向大腿或小腿扩散,但相对较少见。
二、肿胀
1.髌骨软骨炎患者的膝关节可能出现肿胀。肿胀程度不一,轻者可能仅表现为膝关节轻微的饱满感,需要与对侧正常膝关节仔细对比才能察觉;重者膝关节可出现明显肿胀,皮肤发亮,甚至影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
2.肿胀主要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滑膜分泌增加,关节腔内积液增多引起的。此外,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也会加重肿胀表现。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过度活动后,肿胀往往会更加明显。
三、膝关节活动受限
1.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屈伸膝关节时,会感觉到明显的阻力,活动范围相比正常时减小。比如,正常情况下膝关节可以完全伸直和弯曲到一定角度,而患病后,伸直或弯曲可能无法达到正常范围。
2.这主要是因为髌骨软骨受损后,关节面不平整,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机械性阻挡,同时疼痛和肿胀也会使患者因惧怕疼痛而不自觉地减少膝关节的活动,长期下来导致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进一步加重活动受限。
四、摩擦感或摩擦音
1.患者在屈伸膝关节时,常常能感觉到髌骨下方有摩擦感,就像有沙子在关节面之间摩擦一样,有时还会伴有“沙沙”或“咔咔”的摩擦音。这种摩擦感和摩擦音是由于髌骨软骨磨损,软骨表面变得粗糙,在与股骨髁相互摩擦时产生的。
2.这种摩擦现象在活动初期可能较为明显,随着关节活动的增加,关节液分泌增多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摩擦感和摩擦音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会完全消失。
五、打软腿
1.部分髌骨软骨炎患者会出现打软腿的症状,即在行走或上下楼梯过程中,膝关节突然感到无力,有“发软”要跪倒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髌骨软骨炎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失衡,股四头肌对膝关节的稳定作用减弱。
2.打软腿现象通常是突然发生,没有明显的预兆,有时可能会使患者摔倒,造成进一步的损伤。这种症状在患者疲劳、长时间行走或上下坡时更容易出现。
温馨提示:
1.青少年: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和关节尚未完全成熟。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因误诊而延误治疗。青少年活泼好动,患病后要适当限制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等,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要注意补充营养,特别是富含钙、维生素D等有助于骨骼健康的物质,促进受损软骨的修复。
2.中老年人:中老年人本身关节功能逐渐衰退,若患有髌骨软骨炎,更要注意保护膝关节。日常活动中,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上下楼梯时可借助扶手减轻膝关节压力。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中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用药需谨慎,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遵循医嘱,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3.肥胖人群:肥胖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加重髌骨软骨炎的症状。肥胖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减轻膝关节的压力,这有助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但运动时要选择对膝关节损伤较小的方式,如游泳、骑自行车等。
4.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这类人群由于日常运动量较大,患病风险相对较高。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停止高强度运动,进行适当休息和治疗。在康复后,恢复运动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并做好热身和拉伸运动,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以预防再次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