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怎么治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需遵循缓解症状、改善炎症、针对病因、个体化的原则,包括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调节)、对因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避免服损伤胃黏膜药物)、对症治疗(针对消化不良和胃酸相关症状用药)、营养干预(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及微量元素)、定期复查胃镜;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有其他基础疾病者)治疗时需特殊考量,儿童用药要谨慎并关注饮食习惯,老年人选安全性高药物并注意减量及药物相互作用,孕妇优先非药物治疗、必要时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有基础疾病患者综合考虑基础病情况,避免用影响基础病治疗的药并积极控制基础病。
一、治疗原则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症,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
二、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对于所有患者,无论年龄、性别,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至关重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各器官功能的恢复,包括胃黏膜的修复。饮食上,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损伤胃黏膜,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和修复。
2.心理调节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因此,患者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
三、对因治疗
1.根除幽门螺杆菌
如果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无论有无症状,都建议进行根除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儿童、老年人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在用药时需谨慎,儿童用药要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老年人要考虑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孕妇要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2.避免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
如果患者因其他疾病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尽量减少剂量或更换药物,或同时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四、对症治疗
1.消化不良症状
若患者有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如使用促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恶心等症状;使用消化酶制剂,帮助消化,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儿童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型和剂量,老年人可能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需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2.胃酸相关症状
对于有胃酸过多、烧心等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抑酸剂或抗酸剂,抑制胃酸分泌或中和胃酸,缓解症状。但对于老年人,要注意长期使用抑酸剂可能导致钙吸收不良等问题;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剂量。
五、营养干预
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尤其是伴有恶性贫血的患者,可能存在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情况,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此外,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如锌、硒等,可能有助于维持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六、定期复查
无论年龄、性别,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患者都需要定期复查胃镜,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是否出现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一般建议轻度萎缩性胃炎患者每12年复查一次胃镜,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每半年1年复查一次胃镜。
七、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
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时,用药要特别谨慎,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关注儿童的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规律。由于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症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有无腹痛、食欲不振、呕吐等情况。
2.老年人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用药时要选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药物,且要适当减少药物剂量。此外,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在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孕妇
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用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在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时,应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调整饮食、心理调节等。如果必须使用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4.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
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基础疾病治疗的药物。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促进胃炎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