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肩周炎会有哪些症状
肩周炎的症状与表现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症状方面,早期疼痛多为轻度隐痛或酸痛,呈间歇性,后期加重为持续性,疼痛性质多样;活动受限包括主动活动的上举、外展、内旋和外旋受限,以及被动活动受限,后期更为明显;肌肉萎缩因疼痛和活动受限致肩部周围肌肉废用引起,早期不明显,病程延长会加重。特殊人群中,老年人恢复慢,要防跌倒、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康复锻炼温和;女性生理期或更年期可能加重症状,要注意保暖并告知用药情况;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患病后应减负荷,针对性康复训练;有肩部外伤史者需结合外伤恢复制定方案,有颈椎病病史者要综合治疗,康复锻炼时避免过度拉伸扭转。
一、疼痛症状
1.早期疼痛:肩周炎早期多为轻度隐痛或酸痛,疼痛程度较轻,常在劳累、姿势不良或肩部受凉后出现,一般为间歇性发作。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发作。患者可能会在夜间因翻身压到患侧肩部而疼醒,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因为寒冷刺激而导致疼痛加剧,如吹空调、接触冷水等。
2.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刺痛、刀割样痛或烧灼样痛。钝痛较为常见,给患者一种沉重、隐痛的感觉;刺痛则突然发作,如同针刺一般;刀割样痛会让患者感觉肩部像被刀割开一样,疼痛剧烈;烧灼样痛如同肩部被火灼烧,常伴有局部的发热感。不同性质的疼痛可能与病情的不同阶段和个体差异有关。
二、活动受限症状
1.主动活动受限:患者在进行肩部的各个方向主动运动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
上举受限:患者难以将患侧手臂向上伸直,上举的角度明显小于正常侧,在穿脱上衣、梳理头发等上举动作时会感到困难。
外展受限:患侧手臂向身体外侧平举的能力下降,无法像正常一样将手臂外展90度甚至更大角度,在伸手拿取侧面物品时会受到阻碍。
内旋和外旋受限:内旋时,患侧手部难以触及背部;外旋时,肩部活动幅度减小,影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如开门、拿取身后的物品等。
2.被动活动受限:当他人帮助患者活动患侧肩部时,也会感觉到明显的阻力,活动范围同样受限。与主动活动受限相比,被动活动受限在疾病后期更为明显。在进行被动活动时,患者会因疼痛而抵抗,进一步限制了活动范围的扩大。
三、肌肉萎缩症状
1.肌肉萎缩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由于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导致肩部周围的肌肉长时间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进而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常见的萎缩肌肉有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等。表现为肩部外形变瘦,肌肉轮廓不如正常侧饱满,触摸时肌肉的硬度和弹性也会下降。
2.不同阶段萎缩情况:在肩周炎的早期,肌肉萎缩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延长,肌肉萎缩会逐渐加重。严重的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影响肩部的运动功能,使肩部的力量减弱,患者在进行一些需要肩部用力的动作时更加困难。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患肩周炎后,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在疼痛和活动受限期间,要注意预防跌倒,避免因肩部不适而失去平衡导致摔倒受伤。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肩周炎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进行康复锻炼时,应选择较为温和、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
2.女性:女性在生理期或更年期时,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加重肩周炎的症状。在此期间,要更加注意肩部的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如果正在服用一些调节内分泌的药物,要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合理选择治疗肩周炎的药物。
3.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这类人群由于肩部活动频繁,患病后恢复期间应适当减少肩部的负荷,避免继续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或劳动,以免加重病情。在康复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增强肩部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提高肩部的适应能力。
4.伴有其他病史者:
有肩部外伤史者:如果患者之前有过肩部的骨折、脱位等外伤史,患肩周炎后病情可能会更加复杂。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既往外伤的恢复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骨折愈合后的患者,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影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对于脱位后未完全恢复的患者,要加强肩部韧带的锻炼,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有颈椎病病史者:颈椎病可能会导致肩部的神经受压,影响肩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如果同时患有颈椎病和肩周炎,在治疗肩周炎时,要关注颈椎病的病情变化,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缓解神经受压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避免颈部和肩部的过度伸展和扭转,以免加重神经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