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麦粒肿手术过程是怎样
麦粒肿是常见的眼睑腺体急性化脓性炎症,分内外麦粒肿,脓肿形成保守治疗不佳需手术。术前要评估患者(含年龄、病史等)、做眼部检查,患者清洁面部,医生消毒铺巾;手术依患者配合度选局麻或全麻,外麦粒肿在皮肤面与睑缘平行切口,内麦粒肿在睑结膜面与睑缘垂直切口排脓清腔;术后伤口压迫止血、涂抗生素眼膏、覆盖,患者需保持清洁、清淡饮食、按时换药;特殊人群中,儿童配合度低要安抚,术后观察生命体征,老人控基础病、加强营养防二次损伤,孕妇若非必要不手术,手术则选对胎儿影响小的方式和药物,术后防感染。
一、麦粒肿概述
麦粒肿,又称睑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睑腺体急性化脓性炎症。根据受累腺体的不同,可分为外麦粒肿(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汗腺感染)和内麦粒肿(睑板腺感染)。当麦粒肿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脓肿,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二、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眼部疾病史、全身病史(如糖尿病等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的疾病)等。不同年龄和病史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配合度相对较低,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特殊的安抚措施;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风险较高,需更加严格控制血糖及预防感染。
2.眼部检查: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以评估麦粒肿对视力是否产生影响;裂隙灯检查,观察麦粒肿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眼睑、结膜等周边组织的情况;触诊了解脓肿的质地、波动感等,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3.术前准备工作:患者需清洁面部,尤其是眼部周围皮肤,以减少术中感染的风险。医生会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通常使用碘伏等消毒剂,消毒范围一般包括上至眉毛上方,下至面颊部,两侧至外眦角外侧。同时,会铺无菌洞巾,仅暴露手术部位。
三、手术过程
1.麻醉方式选择:根据患者年龄及配合程度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于能较好配合的成年人或大龄儿童,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常用的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将麻醉药物注射到麦粒肿周围的眼睑组织,以达到局部镇痛的效果。对于不配合的儿童,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可能需要全身麻醉,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保障安全。
2.外麦粒肿手术操作:对于外麦粒肿,手术切口通常选择在皮肤面,与睑缘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减少对眼轮匝肌的损伤,降低术后瘢痕对眼睑外观及功能的影响。医生使用尖刀或手术刀片切开脓肿,排出其中的脓液,可能会使用镊子或刮匙清理脓腔,以确保脓液及坏死组织完全清除干净,促进伤口愈合。
3.内麦粒肿手术操作:内麦粒肿手术切口则选择在睑结膜面,与睑缘垂直。这是因为睑板腺与睑缘垂直,这样的切口方向可避免损伤过多的睑板腺组织。同样切开脓肿后,排出脓液,并仔细清理脓腔。
四、术后处理
1.伤口处理: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在伤口处放置无菌纱布压迫止血,一般压迫数分钟,直至出血停止。之后,可能会在伤口涂抹抗生素眼膏,如红霉素眼膏等,以预防感染,并用纱布或眼垫覆盖伤口。
2.护理指导:患者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换药,一般术后第二天需到医院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洗脸时要注意避开眼部,可采用湿毛巾轻轻擦拭面部其他部位的方式。饮食方面,建议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引起眼部血管扩张,加重局部充血,不利于伤口恢复。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监督孩子避免揉眼,以免影响伤口愈合或导致感染扩散。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在手术过程中配合度较低,家长术前应做好安抚工作,向孩子解释手术过程,减轻其恐惧心理。若选择全身麻醉,术后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意识等生命体征,待完全清醒后再给予适量的饮食。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术后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家长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如按时涂抹眼膏、换药等。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术前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适范围,以降低手术风险。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注意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老年人视力和行动能力可能有所下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因碰撞等导致眼部二次损伤。
3.孕妇:孕妇一般不建议进行麦粒肿手术,除非病情严重,必须手术干预。若需手术,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麻醉方式和药物。术后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孕期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术后要更加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