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被烫伤怎么办
皮肤烫伤后的处理及注意事项如下:首先是紧急处理,要立即用1520℃流动凉水冲淋烫伤部位1530分钟,同时小心脱去受伤部位衣物,若衣物粘连不要强行分离,之后用干净纱布等覆盖伤口。接着是不同程度烫伤后续处理,一度烫伤可涂烫伤膏自行痊愈;浅二度烫伤小水疱可不处理,大水疱需抽取疱液,涂药包扎,严重者就医;深二度和三度烫伤均需尽快就医。烫伤后饮食要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烟酒;伤口要保持清洁干燥,按医嘱换药。特殊人群中,儿童烫伤处理动作要轻柔,密切观察,谨慎用药;老人烫伤恢复慢且可能有基础疾病,要控制基础病并给予心理支持;孕妇烫伤注意用药安全,及时就医并保持良好心态。
一、皮肤烫伤后的紧急处理
1.冲淋降温: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烫伤部位,水温以1520℃为宜,水流不宜过急。冲洗时间一般持续1530分钟,目的是迅速降低烫伤部位的温度,阻止热力继续损伤皮肤组织,减轻疼痛和肿胀程度。比如,小面积手部烫伤,在水龙头下冲洗能有效带走热量。
2.脱去受伤部位衣物:在冲洗降温的同时,要小心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避免强行撕扯,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不要强行分离,可在充分冲洗后,用剪刀小心剪开周围衣物,保留粘连部分,随后由专业医生处理。
3.覆盖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保鲜膜等覆盖烫伤部位,起到保护伤口、避免感染的作用。注意覆盖物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例如,家中的干净棉质毛巾就是较好的覆盖材料。
二、不同程度烫伤的后续处理
1.一度烫伤:仅伤及表皮浅层,局部皮肤发红、疼痛,无水疱。一般通过上述紧急处理后,可涂抹一些烫伤膏,如湿润烧伤膏等,促进创面愈合,通常1周左右可自行痊愈。
2.浅二度烫伤:伤及表皮生发层、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对于较小面积的浅二度烫伤,在紧急处理后,若水疱较小,可不做特殊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待其自行吸收;若水疱较大,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取水疱液,但不要去除水疱皮,然后涂抹烫伤膏,用无菌纱布包扎,定期换药。面积较大或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就医。
3.深二度烫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深浅不尽一致,也可有水疱,但去疤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深二度烫伤愈合后易留瘢痕,需尽快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处理,可能涉及手术治疗等。
4.三度烫伤:是最严重的烫伤程度,全层皮肤包括皮肤附件均被损伤,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痛觉消失。此类烫伤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可能需要植皮等手术治疗。
三、烫伤后的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烫伤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苹果、菠菜、胡萝卜等,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伤口愈合有积极作用。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伤口,加重疼痛和炎症反应。同时,要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2.伤口护理:保持烫伤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按照医生的指导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迹象。如果伤口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不要随意在伤口上涂抹牙膏、酱油等物质,这些物质不仅不能促进伤口愈合,还可能污染伤口,增加感染风险。
四、特殊人群烫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烫伤后更易造成严重损伤。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将热水瓶、热汤等危险物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儿童烫伤后,在进行紧急处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因疼痛导致儿童过度哭闹和挣扎加重损伤。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儿童烫伤用药需格外谨慎,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潜在危害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弹性差、愈合能力弱,烫伤后恢复较慢,且可能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老年人烫伤后,除常规处理外,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家属要关注老人的心理状态,烫伤可能给老人带来较大心理压力,影响康复,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在饮食上,要根据老人的消化功能,合理调整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3.孕妇:孕妇烫伤后,在处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用药安全,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紧急处理后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由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孕妇身体负担较重,烫伤可能对孕妇的情绪产生较大影响,家属要给予充分关怀和照顾,帮助孕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利于伤口恢复和胎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