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脊柱骨折怎么治疗
胸脊柱骨折治疗方法分保守和手术两种,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68周、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促骨折愈合药、抗骨质疏松药等)、佩戴胸腰支具36个月;手术治疗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减压手术。不同人群治疗各有注意事项,老年人要评估身体、控制基础病、防卧床并发症及抗骨质疏松;儿童尽量保守治疗、选合适支具,家长密切配合;孕妇选方案要兼顾母婴安全,慎选检查和药物;有基础病患者术前会诊评估,治疗中监测生命体征和基础病,糖尿病患者控血糖。生活方式影响治疗,患者治疗期间应戒烟戒酒,保证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摄入,骨折初期卧床,愈合后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康复锻炼。
一、胸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对于稳定性胸脊柱骨折,患者需要严格卧床休息,一般需要卧床68周,这有助于骨折部位的初步愈合。在卧床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可采用仰卧位,在骨折部位下方可适当垫软枕,以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以缓解疼痛,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还会使用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如骨肽等。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可能会使用一些抗骨质疏松药物,特别是对于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患者,如阿仑膦酸钠等。
支具固定:在骨折初步愈合后,患者可以佩戴胸腰支具逐渐下地活动。支具可以提供外部支撑,减轻脊柱的压力,保护骨折部位,一般需要佩戴36个月。
2.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不稳定性胸脊柱骨折、伴有神经损伤的骨折等情况。手术通过切开皮肤,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块复位并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物进行固定,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这种手术创伤相对较大,但能有效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
椎体成形术: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脊柱压缩骨折。在影像引导下,通过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增强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缓解疼痛。该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一般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活动。
减压手术:当骨折块压迫神经时,需要进行减压手术。手术去除压迫神经的骨折碎片、血肿等组织,解除神经压迫,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二、不同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手术风险。在保守治疗期间,要注意预防卧床并发症,如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等。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训练,定期翻身拍背,适当进行下肢活动,必要时可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老年人,要积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可遵医嘱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2.儿童
儿童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对于稳定性骨折,尽量采用保守治疗,避免手术对生长板造成损伤。在固定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支具,确保不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儿童的依从性较差,家长需要密切配合,监督孩子卧床休息和佩戴支具,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3.孕妇
孕妇发生胸脊柱骨折后,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有辐射的检查方法,如X线、CT等,可优先选择磁共振成像(MRI)。
保守治疗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卧床对孕妇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在药物使用方面,要谨慎选择,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4.患有基础疾病人群
对于患有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需要请相关科室医生进行会诊,评估手术耐受性。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骨折愈合和增加感染的风险。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血糖的控制。
三、生活方式对治疗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吸烟
吸烟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导致骨折愈合延迟。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严格戒烟,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可以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辅助工具等方法帮助戒烟。
2.饮酒
过量饮酒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不利于骨折愈合。患者应限制饮酒,最好戒酒。在治疗期间,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3.营养摄入
合理的营养摄入对于骨折愈合至关重要。患者应增加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多喝牛奶等富含钙的食物;适当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4.运动
在骨折愈合初期,患者需要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随着骨折的愈合,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进行康复锻炼,如腰背肌锻炼、肢体活动等,以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身体恢复。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