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和阴道炎怎么治
宫颈炎和阴道炎的治疗方法、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以及不同生活方式和病史的影响与应对:宫颈炎治疗有药物(针对不同病原体选择相应药物)、物理(适用于慢性宫颈炎,治疗后有愈合期及注意事项)、手术(如息肉摘除术、宫颈锥切术)三种;阴道炎含滴虫性(全身用药,性伴侣同治)、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消除诱因,选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药)、细菌性(用抗厌氧菌药,可结合乳杆菌制剂)、萎缩性(补充雌激素并使用抗生素)四类治疗;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治疗分别有用药及其他相关注意;生活方式上,性生活、卫生习惯、作息会影响发病,应注意防范;有多次流产分娩史、糖尿病史、药物过敏史的人群也因病史不同需特殊关注和处理。
一、宫颈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
对于病原体明确的宫颈炎,采用针对病原体的抗生素治疗。淋病奈瑟菌感染常用头孢菌素及头霉素类药物;沙眼衣原体感染则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药物等。如果是细菌性阴道病导致的宫颈炎常选用抗厌氧菌的药物。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宫颈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治疗通常采取对症处理。
2.物理治疗
适用于慢性宫颈炎。如激光治疗,利用激光产生的高温破坏病变组织;冷冻治疗,通过制冷剂使病变组织冻结、坏死、脱落;微波治疗是利用微波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变性、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经过物理治疗后,宫颈会有创面,需一段时间才能愈合,治疗后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在创面未完全愈合期间(48周)禁止盆浴、性交和阴道冲洗。
3.手术治疗
宫颈息肉需行息肉摘除术,并将切除的息肉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于宫颈肥大、糜烂面较深广且累及宫颈管者,可考虑行宫颈锥切术,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要做好术前评估和准备。
二、阴道炎的治疗
1.滴虫性阴道炎
全身用药为主,可选用甲硝唑或替硝唑。未婚女性可采用口服药,已婚女性也可同时配合阴道局部用药,需注意性伴侣要同时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无保护性行为,以防交叉感染。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消除诱因,如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等,积极治疗糖尿病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药物。局部用药可选用咪康唑栓、克霉唑栓等;全身用药可选用氟康唑等。对于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疗程要延长。
3.细菌性阴道病
选用抗厌氧菌药物,主要有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等。可口服或阴道局部用药。由于正常阴道内寄居的细菌生态平衡被打破则易患病,所以治疗同时可考虑使用乳杆菌制剂恢复阴道正常菌群。
4.萎缩性阴道炎
补充雌激素增加阴道抵抗力,抑制细菌生长,可局部或全身应用雌激素制剂;同时使用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和哺乳期女性
孕妇患宫颈炎或阴道炎治疗需谨慎,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如孕妇患滴虫性阴道炎,可在怀孕中期后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治疗。哺乳期女性用药也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用药期间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暂停哺乳。
2.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生殖系统尚在发育阶段,其用药选择和成人不同,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如儿童患外阴阴道炎,多与外阴局部卫生不良有关,要加强外阴护理,尽量选择温和的外用药物。青少年如果过早有性生活,发生宫颈炎和阴道炎的风险增加,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对心理的影响以及未来生殖健康的影响。
3.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阴道炎和宫颈炎。在治疗时除了针对病原体治疗外,可适当补充雌激素以增强阴道抵抗力,但有雌激素使用禁忌证的患者禁用。另外,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不同生活方式及病史的影响与应对
1.生活方式
性生活:性生活活跃的人群患宫颈炎和阴道炎的风险较高,要注意性生活卫生,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风险。如果性生活后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若患有宫颈炎或阴道炎,在治疗期间要避免性生活,待痊愈后恢复性生活也要注意频率和卫生。
卫生习惯:不注意外阴清洁、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等不良卫生习惯容易诱发炎症。建议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经期勤换卫生巾。过度清洁也会破坏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比如频繁使用阴道灌洗器冲洗阴道是不正确的。
生活作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影响阴道和宫颈局部的抵抗力,增加患病几率。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病史
有多次流产史、分娩史的女性,宫颈更容易受到损伤,患宫颈炎的风险增加,平时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利于霉菌生长,容易引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进行阴道炎的治疗。对某些药物过敏的患者,在就医时要及时告知医生,避免使用过敏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