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什么原因引起
荨麻疹的诱发因素多样,主要包括感染因素(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食物因素(动物性蛋白、植物性食物、食品添加剂)、药物因素(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生物制品)、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等不良情绪)、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以及遗传因素(父母患荨麻疹会增加子女发病风险),不同因素影响不同人群,需针对性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多种病毒感染可诱发荨麻疹,如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这些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激活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能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皮肤出现过敏症状,引发荨麻疹。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或功能较弱,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而引发荨麻疹。对于这类人群,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如在病毒流行季节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2.细菌感染:常见的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细菌产生的毒素或代谢产物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进而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荨麻疹。患有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等慢性细菌感染疾病的患者,发生荨麻疹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这类患者,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疾病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荨麻疹。
3.真菌感染:皮肤癣菌等真菌感染也可能与荨麻疹的发生有关。真菌的菌丝和孢子等成分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引发皮肤过敏症状。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不注意皮肤清洁的人群容易发生真菌感染,从而增加患荨麻疹的几率。这类人群应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真菌滋生。
4.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在体内移行、分泌的物质或死亡后的分解产物,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儿童由于卫生习惯较差,更容易感染肠道寄生虫。家长应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等,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
二、食物因素
1.动物性蛋白:常见的有鱼、虾、蟹、贝类、牛奶、鸡蛋等。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分子较大,部分人群的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异物,从而产生抗体,当再次接触这些食物时,就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儿童可能对牛奶、鸡蛋等食物过敏,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儿童的过敏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对于已知对某些动物性蛋白过敏的人群,应严格避免食用相关食物。
2.植物性食物:草莓、番茄、芒果、桃子等水果以及某些蔬菜也可能引起过敏。这些植物中的某些成分如组胺、蛋白酶等,可能导致人体出现过敏症状。有食物过敏家族史的人群,发生植物性食物过敏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在食用新的植物性食物时应谨慎。
3.食品添加剂:人工合成的色素、香料、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也可能诱发荨麻疹。这些添加剂在食品中广泛使用,长期或大量摄入可能使人体对其产生过敏反应。儿童由于肝脏和肾脏解毒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食品添加剂更为敏感,应尽量让儿童食用天然、无添加的食物。
三、药物因素
1.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是常见的引起药物性荨麻疹的药物。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引发过敏反应。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人群,在使用抗生素前应告知医生,进行皮试等过敏检测,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2.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也可能诱发荨麻疹。这类药物可能抑制体内的环氧化酶,导致体内前列腺素等物质的代谢失衡,从而引发过敏反应。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使用解热镇痛药时应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医嘱。
3.生物制品:如疫苗、破伤风抗毒素等生物制品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在接种疫苗等生物制品后,应在接种点观察一段时间,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儿童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如实告知医生孩子的健康状况和过敏史。
四、物理因素
1.冷:寒冷刺激可导致皮肤局部血管收缩,随后扩张,引起皮肤炎症反应,诱发寒冷性荨麻疹。多见于冬季,体质较弱、末梢循环不良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这类人群在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避免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热:高温环境或热水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扩张,释放组胺等物质,引发热性荨麻疹。经常从事高温作业的人群以及运动后大量出汗的人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日光:紫外线照射可引起皮肤的光化学反应,导致光线性荨麻疹。皮肤白皙、对紫外线敏感的人群更容易发病。这类人群在户外活动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穿防晒衣等。
4.摩擦:紧身衣物、反复摩擦皮肤等可导致皮肤局部出现压力性荨麻疹。肥胖人群由于皮肤受到的压力较大,发生压力性荨麻疹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应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皮肤受到过度摩擦。
五、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释放炎症介质,从而诱发荨麻疹。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面临考试的学生等人群容易出现精神因素诱发的荨麻疹。这类人群应学会调整心态,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运动、听音乐等。
六、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甲状腺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体内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组织,产生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能与皮肤中的某些成分结合,引发荨麻疹。这类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还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老年人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相对较多,患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荨麻疹的几率也较高。
七、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荨麻疹的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荨麻疹,其子女患荨麻疹的风险可能会增加。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更加注意避免接触可能的诱发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发病几率。儿童如果有家族遗传倾向,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皮肤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