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宫颈炎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急性宫颈炎主要由性传播或非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引起,育龄女性高发,有症状者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等;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迁延或持续感染等所致,育龄女性及有相关经历者易患,有症状者有相应表现。诊断包括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上急性宫颈炎用抗生素,慢性宫颈炎无症状者定期筛查,有症状者依病变采取相应治疗,不同年龄性别因素在各环节有需注意之处。概括为: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分急性与慢性。急性多由性传播或非性传播病原体感染致育龄女性高发,有症状表现;慢性常由急性迁延等引起,育龄及有相关经历女性易患,有相应症状。诊断靠妇科检查与实验室检查,治疗依据急慢性及症状等分别进行,且不同年龄性别在各环节有不同需注意情况。
一、宫颈炎的定义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是子宫颈发生的炎症,包括子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子宫颈管黏膜炎症。子宫颈是阻止下生殖道病原体进入上生殖道的重要防线,但子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本身抗感染能力较差,若受到性交、分娩、流产、手术等机械性刺激后容易发生感染。
二、宫颈炎的分类及病因
(一)急性宫颈炎
1.病因
主要由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部分患者的病原体与细菌性阴道病病原体、生殖支原体感染有关。例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多发生于性活跃的育龄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也常见于性传播过程中。
某些非性传播病原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可通过创伤性感染或间接接触感染导致急性宫颈炎,例如女性经期卫生不良,使用不洁的卫生巾等,可能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2.年龄与性别因素:育龄女性由于性生活相对活跃,是急性宫颈炎的高发人群,而幼女及绝经后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发生急性宫颈炎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可能,幼女可能因外阴阴道炎蔓延引起宫颈炎,绝经后女性可能因局部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发生感染。
(二)慢性宫颈炎
1.病因
多由急性宫颈炎迁延而来,如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
也可由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例如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等持续存在可导致慢性宫颈炎。
一些机械性刺激因素也与慢性宫颈炎有关,如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若合并感染,容易发展为慢性宫颈炎。
2.年龄与性别因素:育龄女性是慢性宫颈炎的常见发病人群,此外,有过分娩、流产、宫腔手术等经历的女性相对更易患慢性宫颈炎,性别方面主要是女性发病,男性一般不会发生宫颈炎,但男性可能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将病原体传播给女性。
三、宫颈炎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宫颈炎
1.症状
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此外,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若合并尿道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例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宫颈炎,阴道分泌物量较多,且可能伴有异味。
2.年龄与性别因素:育龄女性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警惕急性宫颈炎,幼女患急性宫颈炎时,可能表现为阴道脓性分泌物,且可能伴有外阴阴道炎的表现,如外阴瘙痒、红肿等,由于幼女表述能力差,可能仅表现为哭闹、搔抓外阴等异常行为。
(二)慢性宫颈炎
1.症状
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或脓性,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等。也可出现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坠痛等。例如,部分慢性宫颈炎患者在性生活后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的情况。
2.年龄与性别因素:育龄女性慢性宫颈炎患者可能因阴道分泌物增多影响生活质量,绝经后女性患慢性宫颈炎时,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可能在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时更容易并发其他局部问题,且需要更加关注是否存在其他病变的可能,因为绝经后女性宫颈癌的发生风险相对增加。
四、宫颈炎的诊断方法
(一)妇科检查
1.急性宫颈炎:可见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宫颈管内有脓性分泌物,宫颈触痛,触之易出血。例如,用棉签擦拭宫颈管时,可见脓性分泌物附着。
2.慢性宫颈炎:可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等。宫颈糜烂样改变是指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外观呈糜烂样改变,但这是一种生理现象,需要与病理性改变鉴别;宫颈肥大是宫颈组织的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的宫颈体积增大;宫颈息肉是宫颈管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并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的息肉;宫颈腺囊肿是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肿。
(二)实验室检查
1.病原体检测
对于急性宫颈炎,需进行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可采用宫颈分泌物涂片、核酸扩增试验等方法。例如,核酸扩增试验对于检测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对于慢性宫颈炎,有时也需要检测是否存在持续的病原体感染,如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的检测。
2.年龄与性别因素:在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对于幼女患者,采集标本需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对于妊娠期女性,在进行病原体检测时需要考虑到对胎儿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检测方法。
五、宫颈炎的治疗原则
(一)急性宫颈炎
1.抗生素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用相应的抗生素。例如,对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常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对于沙眼衣原体感染,常用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
2.年龄与性别因素:育龄女性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考虑药物对生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幼女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需要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合适的剂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二)慢性宫颈炎
1.对于无症状的慢性宫颈炎:一般无需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2.对于有症状的慢性宫颈炎:根据不同的病变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宫颈息肉可进行息肉摘除术;宫颈肥大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对于宫颈糜烂样改变,如果伴有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可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等,但需要注意物理治疗对生育的影响,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需要谨慎选择。
3.年龄与性别因素:绝经后女性在治疗慢性宫颈炎时,需要考虑到其局部组织的变化,如阴道黏膜变薄等,在进行物理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操作;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在选择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时,要充分权衡治疗对未来生育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