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裂孔疝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食道裂孔疝展开详细介绍,它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的疾病,成因包括年龄增长致支持组织退变、女性怀孕或绝经后生理变化、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肥胖等)及相关病史等;症状有烧心、反流、胸痛等典型症状及吞咽困难、消化不良等其他症状;诊断方法有X线检查、胃镜检查、食管压力测定、24小时食管pH监测;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抑酸、促胃肠动力、黏膜保护剂)和手术治疗;不同人群(老年人、女性、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多数患者积极治疗预后较好,但部分可能复发,预防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治疗增加腹压疾病及定期体检。

一、食道裂孔疝的定义

食道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正常情况下,食管穿过膈肌上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与胃相连,食管裂孔周围有膈肌脚等结构维持其稳定性,使食管和胃的位置相对固定。当各种原因导致食管裂孔扩大、膈肌脚松弛或腹腔内压力增高等情况时,胃等腹腔脏器就可能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突入胸腔,形成食道裂孔疝。

二、食道裂孔疝的成因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膈肌食管裂孔周围的支持组织会逐渐退变、松弛,弹性降低。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使得食管裂孔相对扩大,增加了腹腔脏器疝入胸腔的风险。

2.性别因素

虽然食道裂孔疝可发生于男性和女性,但女性在怀孕后期,由于增大的子宫会向上挤压腹腔脏器,使腹腔内压力明显升高,增加了食管裂孔疝的发生几率。此外,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组织弹性下降,也可能更容易发生食道裂孔疝。

3.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吸烟会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降低其抗反流能力,同时吸烟还会影响膈肌等组织的血液供应,使其营养状况变差,导致组织松弛。肥胖人群腹腔内脂肪堆积,腹腔压力持续升高,会迫使腹腔脏器更容易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经常进行重体力劳动、长期便秘或慢性咳嗽等,也会使腹腔内压力反复升高,增加食道裂孔疝的发生风险。

4.病史因素

既往有食管或膈肌手术史的患者,手术可能破坏了食管裂孔周围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组织稳定性,增加了食道裂孔疝的发生可能。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导致长期咳嗽,或者患有肝硬化腹水等疾病导致腹腔内压力长期升高的患者,也更容易发生食道裂孔疝。

三、食道裂孔疝的症状

1.典型症状

烧心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的,多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出现,平卧、弯腰或腹压增加时可加重。反流也是常见症状,患者可感到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反流至咽部或口腔。胸痛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痛、刺痛、隐痛等,有时可放射至肩部、颈部、背部等,容易与心绞痛等疾病混淆。

2.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初期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后期可能因食管狭窄导致。还有些患者会出现上腹部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当疝囊较大压迫心肺、纵隔时,可出现气急、心悸、咳嗽、发绀等症状。

四、食道裂孔疝的诊断

1.X线检查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是诊断食道裂孔疝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让患者口服含有硫酸钡的造影剂,在X线下观察食管和胃的形态、位置。若发现胃黏膜影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即可确诊食道裂孔疝,并能观察疝的大小、类型等情况。

2.胃镜检查

胃镜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内部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到食管裂孔处有无疝囊存在,食管和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如有无炎症、溃疡等,还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3.食管压力测定

该检查可以测量食管内的压力变化,了解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状态。食道裂孔疝患者常伴有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食管蠕动功能减弱等表现,通过食管压力测定有助于评估病情。

4.24小时食管pH监测

可以连续记录食管内的酸碱度变化,检测有无胃食管反流及反流的程度、频率等。对于诊断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食道裂孔疝患者有重要价值。

五、食道裂孔疝的治疗

1.非药物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食道裂孔疝的基础。对于肥胖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减轻体重,以降低腹腔内压力。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胃食管反流。避免进食过饱,尤其是晚餐,避免睡前23小时内进食,减少胃内压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以及咖啡、巧克力等可能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戒烟戒酒,避免穿紧身衣裤,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弯腰、搬重物等。

2.药物治疗

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H?受体拮抗剂等,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烧心、反流等症状。还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对于有食管黏膜损伤的患者,可使用黏膜保护剂,促进食管黏膜的修复。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经内科治疗无效、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狭窄、出血、嵌顿疝等)的患者。手术方法主要有疝修补术和抗反流手术,通过修复食管裂孔、加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等,达到治疗目的。

六、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对于症状较轻的老年人,应优先采取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食道裂孔疝时要考虑这些疾病的影响,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女性

怀孕女性出现食道裂孔疝症状时,应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如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等。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组织修复能力减弱,在手术治疗后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3.儿童

儿童患食道裂孔疝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症状可能不典型。对于症状较轻的儿童,可先采取非药物治疗,如调整饮食、体位等。儿童用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手术治疗应谨慎评估,尽量选择对身体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对于有特殊病史(如先天性膈肌发育异常等)的儿童,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七、预后和预防

1.预后

大多数食道裂孔疝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尤其是不注意生活方式调整的患者。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预后可能相对较差。

2.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食道裂孔疝的关键。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避免过度肥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可能增加腹压的疾病。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弯腰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疾病。

了解疾病
腹水
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腹水仅是一种病征,产生腹水的病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心血管病、肝脏病、腹膜病、肾脏病、营养障碍病、恶性肿瘤腹腔转移、卵巢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儿气手术后多久可以走路?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小儿疝气手术以后第2天,病人就可以走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适量。因为小儿疝气手术以后病人配合得比较差,因此家长不要让孩子过多的走路,而且要防止剧烈的运动,避免导致腹内压升高,表现出疝气的复发。而且,小儿疝气手术以后,半年之内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包括爬山、游泳、跑步等,也要防止小儿哭闹,因为这些都是导
最常见的腹外是什么?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最多见的腹外疝是腹股沟疝。其次,脐疝、股疝、白线疝,切口疝也较为多见。多为先天发育不良,腹壁薄弱,营养代谢不良,腹腔压力长时间增高等原因引发。建议病人就医外科进行检查,一般需要经过手术进行治疗。
气手术后多久可以吃东西?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这要根据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来决定。若是开放式腹股沟斜疝手术,常选择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6小时就能喝水,8小时后一般就可以进食半流质,例如稀饭等。假如是腹腔镜微创斜疝修补术,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的,手术后必须等到排气以后才可进食。
老人气手术需要住院几天?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老人的疝气手术需要住院多长时间,要根据患者年龄、身体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综合的判断。一般疝气的手术相对比较简单,正常情况下,住院四天左右就可以出院。如果年龄比较大,疝囊也比较大,手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创面渗血,导致术后血肿,可能需要住院多观察几天,一般会在一周左右出院。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皮下血肿,可能
什么是食管裂孔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肥胖的、还有女性,腹压很高,食管裂孔是膈肌上一个裂孔,是正常的食管穿膈肌的地方,老年人表现出了问题,是肌肉松弛,食管裂孔增大。前列腺增生、便秘的患者,慢性咳嗽的患者就容易表现出腹压增高以后,腹腔的胃、大网膜、结肠从食管裂孔进入到胸腔,就叫食管裂孔疝,造成原因主要是
气手术后多少天恢复正常?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疝气手术以后大概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便可以基本恢复正常。但是患者如果要恢复正常的活动或者是工作的话,一般要在一个月以后的时间,甚至可能还会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这个还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体质以及是否合并有基础疾病,手术后是否有并发症等多个因素来决定的。如果患者的年龄比较大或者是合并有糖尿病等
女孩子会得气吗?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女孩儿会得疝气。疝气分为斜疝和直疝,女孩子多见得的疝气是直疝,直疝往往是因为腹壁受到的损伤,比如说外伤或者生孩子造成腹部的结构疏松、结缔组织破坏、肌肉松弛造成的。疝的部分多见的是肠管,经过壁层腹膜凸向腹壁的肌肉薄弱区疝象体表以外,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突起膨大的东西。初步的疝气可以回纳,叫做可复性疝,往往
右侧腹股沟是什么?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右侧腹股沟疝是右侧的腹股沟管区或者是直疝三角区,可看到肿大的包块,部分病人站立时右侧腹股沟区可表现出包块,平卧时肿块可自行还纳入腹腔。在疝手术后,一个月到三个月内不能做腹压增大的运动,例如负重蹲起,仰卧起坐,跑马拉松,游泳等。也不可以食用容易造成便秘的食物,如干菜。
气发作时如何才能缓解疼痛?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当疝气发作时,要停止做剧烈的运动,同时最好保持平躺的姿势,可以先采用手法进行复位,将突出物逐渐推回腹腔内,如果无法复位的情况下,则要及早去医院进行治疗。大部分疝气的发作是由于腹腔压力突然增高所造成的,比如剧烈的咳嗽,打喷嚏,便秘,长久的站立行走都会造成疝气发作。建议发现疝气后,要及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和
什么是微创手术怎么做气手术?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疝气手术一般多指的是腹股沟疝修补术,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的做法是在肚脐上打孔伸进镜子,在腹腔内充气加压,然后在腹部开两个小孔伸进手术前结扎疝囊并进行疝环修补。
腹股沟为什么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刘嘉林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三甲
腹股沟疝由于发病原因决定了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第一、儿童生下来腹股沟区内环口鞘状突没有闭合,这是先天缺陷,很多人都会有,这个能达到10%,这些小孩都不能够闭合,所以在成长到一两岁以后就会出现腹股沟疝,因此小孩是最常见。第二、常见人就是老年人,过了青年和中年以后,腹壁肌肉、肌腱强度也在下降,整个组织也在退化,所以肠子就可以通过腹股沟薄弱
小儿气手术有风险吗
徐果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疝气手术的过程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术前需完善相应的检查,包括心脏、肺、肝肾功检查等。检查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手术,避免产生并发症。年龄较小的小儿疝气患者,如出生几个月的婴儿,由于心肺功能等个体发育尚未完全,一般建议住院。年龄稍大的小儿疝气患者,建议进行日间门诊手术,节省时间和资源。手术时要注意有些早产儿本身呼吸功能不全,麻醉后可能会
气怎么治疗
申英末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从西医角度,只要确诊疝疾病,如腹股沟疝、腹壁疝、脐疝、腹外疝,手术是唯一治愈方法。如果是腹股沟疝,对于一岁以内的孩子可以随着发育,逐渐恢复正常,所以对于较小的孩子可以暂时观察和等待,不着急过早手术,可以等到1岁以上,无法自行恢复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食管裂孔什么意思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食管裂孔疝主要是由于腹腔内脏器,重点是胃经膈肌食管裂孔处进入胸腔而引起一些相应症状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膈肌裂孔周围韧带结构降低或者胃内压力增加,从而导致膈肌周围食管压力增加所,如果出现相关症状,需要到医院检查后对症治疗。
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婴儿脐疝多属于易复性疝,较常见,嵌顿少见,顾家长不用过分担心。脐疝仅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嵌顿疝、绞窄疝等并发症,表现为宝宝哭闹不止、表情痛苦、面色苍白,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严密关注患儿病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朱玲玲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宝宝或者出生以后几天发现宝宝肚脐凸出触摸以后有气,是小肠从脐部膨出按压以后能够回纳对孩子没有特别影响,孩子没有感觉也没有腹痛,随着年龄增长脐疝会逐渐好转,绝大部分不要治疗在半年以内能够自愈。假如严重的脐疝皮肤有缺损或者脐环很大需要手术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