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寄生虫病症状
肠道寄生虫病有多种常见症状及不同寄生虫感染的特殊表现,且不同人群症状特点各异。其消化系统症状包括不同寄生虫引起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营养吸收相关症状有营养不良、贫血等;其他系统症状包含过敏、呼吸系统症状等。蛔虫感染有异食癖、肛周瘙痒等特殊表现,绦虫感染可见粪便排出节片,钩虫感染会有皮肤瘙痒与皮疹等。儿童症状不典型且对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孕妇感染会影响胎儿且自身症状不典型,老年人受基础疾病影响大且营养状况恶化快。
一、肠道寄生虫病常见症状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痛
不同寄生虫引起的腹痛部位有所差异。例如蛔虫感染时,常引起脐周隐痛。这是因为蛔虫在肠道内活动,刺激肠道黏膜及肠壁神经感受器。儿童由于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成人更容易因蛔虫感染出现腹痛症状,且儿童表述腹痛的准确性可能较差,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行为表现,如是否频繁用手揉按腹部等。而对于有肠道寄生虫感染病史的成人,再次感染时腹痛可能会有一定的规律性或与之前相似的表现。
绦虫感染也可能导致腹痛,多为上腹部或全腹隐痛,这与绦虫在肠道内寄生,影响肠道正常消化和蠕动功能有关。
2.腹泻
许多肠道寄生虫可引起腹泻。比如贾第虫感染,患者常出现反复发作的腹泻,大便多为稀糊状,无脓血。这是由于贾第虫寄生在小肠,破坏肠黏膜绒毛结构,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肠道的正常分泌吸收功能。对于婴幼儿来说,肠道屏障功能较弱,感染贾第虫后更容易出现腹泻,且可能导致脱水等严重并发症,因为婴幼儿体液调节能力差,腹泻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后不易纠正。成人感染贾第虫后腹泻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会影响生活质量,出现营养吸收不良等情况。
钩虫感染也可引起腹泻,大便多呈黏液样或稀便,这是因为钩虫的口囊咬附在肠黏膜上,造成肠黏膜损伤、出血,影响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进而导致腹泻。
3.恶心、呕吐
蛔虫异位寄生时,如蛔虫钻人胆道,可引起剧烈的恶心、呕吐,同时伴有右上腹钻顶样疼痛。儿童由于胆道相对较细,蛔虫更容易钻人胆道,所以儿童蛔虫性胆道蛔虫症较为常见。成人也可能发生,但相对儿童发生率较低。绦虫感染有时也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症状,这与绦虫寄生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有关。
(二)营养吸收相关症状
1.营养不良
肠道寄生虫长期寄生在人体肠道内,会争夺人体的营养物质。例如蛔虫、绦虫等,它们在肠道内摄取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若感染肠道寄生虫,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身高增长缓慢、面色苍白等。对于孕妇来说,感染肠道寄生虫会影响自身营养状况,进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营养不良等问题。成人长期感染肠道寄生虫也会出现营养不良,如消瘦、乏力、贫血等表现,因为营养物质被寄生虫大量消耗,自身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
2.贫血
钩虫感染是导致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钩虫的口囊咬附在肠黏膜上,造成持续少量的出血,同时钩虫分泌的抗凝物质使伤口不易凝血,长期慢性失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儿童感染钩虫后,贫血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儿童造血储备能力相对较弱,失血后更易出现贫血相关表现,如头晕、乏力、活动后气促等。女性由于生理上有月经失血等情况,若感染钩虫,贫血可能会加重,影响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
(三)其他系统症状
1.过敏症状
部分肠道寄生虫感染可引起过敏反应。例如蛔虫感染时,蛔虫的代谢产物等可作为过敏原,引起人体过敏,表现为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症状。儿童免疫系统相对尚未完全成熟,对寄生虫代谢产物等过敏原的反应可能更为强烈,更容易出现明显的过敏表现。成人若本身属于过敏体质,感染蛔虫后也可能出现较严重的过敏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2.呼吸系统症状
如蛔虫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进入肺部,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出现咳嗽、咳痰,甚至咯血等症状。儿童肺部发育尚不完善,蛔虫幼虫移行至肺部时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相对更明显,容易导致肺炎等较严重的肺部病变。成人感染蛔虫后,幼虫移行至肺部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相对儿童可能较轻,但也会出现咳嗽等不适。
二、不同寄生虫感染的特殊症状表现
(一)蛔虫感染
1.异食癖
部分蛔虫感染的儿童会出现异食癖,喜欢吃一些非食物的东西,如泥土、纸张等。这是因为蛔虫感染影响了儿童的味觉和神经系统功能,导致味觉异常,出现异食行为。
2.肛周瘙痒
蛔虫雌虫在夜间会爬出肛门产卵,刺激肛周皮肤,引起肛周瘙痒,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儿童夜间睡眠时,肛门周围受到刺激,会不自觉地搔抓肛周,导致肛周皮肤破损等情况。
(二)绦虫感染
1.粪便中排出节片
绦虫感染患者有时可在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节片呈扁平带状。这是绦虫的孕节片,是绦虫排出体外的一种表现,患者可以直观地发现粪便中有类似带状的物质排出。
(三)钩虫感染
1.皮肤瘙痒与皮疹
钩虫幼虫侵入皮肤时,可引起皮肤瘙痒、灼热感,局部出现红色小丘疹,12日内可变成水疱,35日内水疱自行消失,遗留色素沉着或脱屑。儿童皮肤娇嫩,感染钩虫幼虫后出现的皮肤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搔抓后容易引起皮肤感染等并发症。
三、特殊人群肠道寄生虫病症状特点
(一)儿童
1.症状不典型性
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症状往往不如成人典型。例如儿童蛔虫感染时,腹痛可能不局限于脐周,表述也不清楚,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而且儿童可能同时出现多种症状,如既有腹痛、腹泻,又有低热、精神差等表现,容易被家长忽视或误诊为其他疾病。这是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发育尚未成熟,对寄生虫感染的反应较为多样化。
2.生长发育影响更显著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肠道寄生虫感染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突出。如长期蛔虫感染的儿童,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因为营养物质被寄生虫大量消耗,无法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
(二)孕妇
1.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感染肠道寄生虫病时,寄生虫引起的营养消耗等问题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例如钩虫感染导致孕妇贫血,会使胎儿缺氧,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等风险。同时,孕妇感染某些肠道寄生虫后,寄生虫的代谢产物等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导致胎儿出现发育异常等情况。
2.自身症状特点
孕妇感染肠道寄生虫病时,自身的症状可能与非孕妇有所不同。比如蛔虫感染时,孕妇出现的腹痛等症状可能因为怀孕导致腹部脏器位置改变而表现不典型,而且孕妇用药受到限制,在诊断和治疗上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胎儿的安全。
(三)老年人
1.基础疾病影响
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肠道寄生虫感染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肠道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可能导致老年人脱水,进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同时,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肠道寄生虫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
2.营养状况恶化更快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会使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恶化更快,出现消瘦、乏力等症状更加明显,而且老年人恢复能力较差,感染肠道寄生虫病后康复相对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