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葡萄胎与绒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上,它们均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有关,前者与营养不良、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多采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后者多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后,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多采用化疗,手术为辅。
1.病因:
恶性葡萄胎: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如营养不良、病毒感染、种族因素、原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的突变等。
绒毛膜癌:多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多为生育期妇女,少数可发生在绝经后。少数可发生于未婚妇女,与妊娠无关。
2.临床表现:
恶性葡萄胎: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少数可发生在绝经后。主要表现为停经后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时出时停,反复发作,可继发贫血、感染等。
绒毛膜癌:多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少数可发生在绝经后。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多为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可伴有下腹疼痛、腹胀等症状。
3.诊断:
恶性葡萄胎:结合病史、临床表现、B超、血β-HCG测定等,一般可明确诊断。
绒毛膜癌: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B超、血β-HCG测定、X线胸片等综合判断。
4.治疗:
恶性葡萄胎: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甲氨蝶呤、氟尿嘧啶、放线菌素D等。手术主要用于化疗后子宫仍有残留或耐药病例。
绒毛膜癌: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甲氨蝶呤、氟尿嘧啶、放线菌素D等。手术主要用于化疗耐药或转移病例。
总之,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其治疗方法相似。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