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表现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主要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孕妇还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严重可导致胎儿缺氧、早产等并发症。
1.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最常见的症状,多发生在手掌和脚掌,也可累及四肢、腹部、背部等部位。瘙痒通常为持续性,夜间加重,可影响孕妇的睡眠和生活质量。
2.黄疸
部分孕妇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黄疸通常在瘙痒后出现,但也可能与瘙痒同时发生。
3.消化道症状
少数孕妇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4.其他症状
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严重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能导致胎儿缺氧、早产、羊水污染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孕妇可能仅表现为皮肤瘙痒,而无黄疸等其他症状。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多胎妊娠、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史、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等,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和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保肝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等,以缓解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
3.对症治疗
对于有黄疸的孕妇,可使用光照疗法,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4.终止妊娠
对于病情严重、胎儿窘迫或有其他产科指征的孕妇,应及时终止妊娠。
总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瘙痒和黄疸,少数孕妇还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异常。对于高危人群,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和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终止妊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