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焦虑症有哪些症状
儿童焦虑症在情绪方面表现为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形式的过度紧张、担忧;行为方面包括躯体相关的非器质性躯体不适、坐立不安,以及社交相关的社交退缩、对他人评价过度敏感;认知方面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且会随焦虑情绪波动而变化,这些症状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一、情绪方面的症状
儿童焦虑症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的紧张、担忧。例如,可能会经常担心自己或家人遭遇不好的事情,像担心父母出意外等,这种担忧的程度往往超出了实际情况应有的范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低龄儿童可能更难以用言语准确表达,但会通过哭闹、烦躁等方式体现出莫名的不安;学龄儿童则可能更清晰地表达出对学业、社交等方面的过度担忧。
二、行为方面的症状
1.躯体相关行为
可能会出现躯体上的不适表现,如频繁地头痛、腹痛等,但经过医学检查却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这是因为焦虑情绪可能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进而导致躯体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的不适症状。比如,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儿童,其身体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出现腹痛症状。
还有可能表现为坐立不安,无法安静地待着,总是不停地扭动身体、摇晃腿部等。这种行为上的躁动是焦虑情绪在身体上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由于内心的不安难以通过平静的状态来缓解,所以通过肢体的不停动作来释放焦虑情绪。
2.社交相关行为
社交退缩是常见的行为表现之一。儿童可能会回避社交场合,不愿意与同伴一起玩耍、参加集体活动等。这是因为焦虑情绪会让他们对社交产生恐惧,担心在社交中会出丑、被批评等。例如,在学校的集体活动中,患有焦虑症的儿童可能会找各种理由推脱,不愿意参与其中。
在与他人交往时可能会表现得过于敏感,对他人的评价过度在意。哪怕是同伴的一句轻微的批评性话语,也会让他们长时间陷入沮丧和不安中,从而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社交行为,使得社交互动变得更加困难。
三、认知方面的症状
儿童焦虑症在认知上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内心处于焦虑状态,他们很难将注意力专注于当前的事情上,无论是学习任务还是日常的活动。例如,在课堂上,患有焦虑症的儿童可能会频繁地走神,无法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这种认知上的注意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焦虑情绪,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且,这种认知症状可能会随着焦虑情绪的波动而有所变化,当焦虑情绪较为严重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会更加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