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型过敏性紫癜
关节型过敏性紫癜除皮肤紫癜外,还会出现膝、踝、肘、腕等大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压痛,甚至关节积液,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胃肠道和肾脏症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预防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感染等。
一、症状
1.皮肤症状
对称性分布的紫癜,可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
颜色可为紫红色、红色或棕红色。
通常会在四肢远端和臀部多见,尤其是双下肢伸侧。
2.关节症状
大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压痛。
常见的关节有膝、踝、肘、腕等。
可单发或多发,多在数日内消退,但易反复发生。
3.胃肠道症状
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伴有恶心、呕吐、便血等。
少数患者可并发肠套叠、肠梗阻。
4.肾脏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甚至肾功能衰竭。
二、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家族史等。
2.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关注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等部位。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抗“O”、类风湿因子、补体等。
4.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关节腔穿刺、肾脏活检等检查。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给予富含维生素和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可疑的食物和药物。
注意保暖,避免感染。
2.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减轻皮肤瘙痒。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适用于病情严重或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
对症治疗:如关节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症状可使用解痉药、止血药等。
3.其他治疗
对于严重的关节型过敏性紫癜,可使用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输注等治疗方法。
对于肾脏受累的患者,可采用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方法。
四、预防
1.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
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可疑的食物和药物。
3.预防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等。
4.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五、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谨慎,尤其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2.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发热、腹痛、关节痛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3.患者应定期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4.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总之,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感染,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