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甲减症状
婴儿甲减不同阶段的症状及相关温馨提示。新生儿期症状包括生理性黄疸延长、喂养困难、哭声低且少、体温低、腹胀便秘;婴幼儿期症状有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落后、特殊面容、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血管系统症状;温馨提示有家族甲状腺疾病史家庭孕期应筛查,新生儿筛查异常及时复查确诊,确诊后尽早治疗并定期复查调整药量,家长要做好日常护理、观察用药不良反应。
一、新生儿期症状
1.生理性黄疸延长:正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而患有甲减的婴儿黄疸持续时间会明显延长,可能超过2周仍未消退,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了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
2.喂养困难:婴儿可能吸吮无力,吃奶量少,吃奶时容易疲倦、呛奶。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胃肠功能减弱,消化能力下降。
3.哭声低且少:与正常婴儿相比,甲减婴儿哭声微弱、次数减少,活动也相对较少,常处于嗜睡状态,对外界刺激反应不灵敏。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起着重要作用,缺乏时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4.体温低:体温常常低于正常范围,末梢循环差,手脚发凉,皮肤可能呈现花斑状。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和产热过程,缺乏时产热减少。
5.腹胀、便秘:由于胃肠蠕动减慢,肠道排空时间延长,婴儿容易出现腹胀,大便次数减少,甚至几天才排一次大便,且大便干结。
二、婴幼儿期症状
1.生长发育迟缓:身高增长缓慢,与同龄儿童相比明显落后。头大、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晚,牙齿排列不整齐。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对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缺乏时会影响软骨骨化和牙齿的萌出。
2.智力发育落后:表现为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表情呆滞,眼神不灵活,动作发育迟缓,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大运动发育和抓握、捏取等精细运动发育都比正常婴儿延迟。
3.特殊面容:面部臃肿,鼻梁低平,眼距宽,眼睑浮肿,唇厚,舌大而宽厚、常伸出口外。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了面部骨骼和软组织的正常发育。
4.神经系统症状:婴儿可能出现嗜睡、少动、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等情况,还可能有听力障碍,对声音反应不灵敏。
5.心血管系统症状:心率减慢,心音低钝,血压可能偏低。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调节作用,缺乏时会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
三、温馨提示
对于有家族性甲状腺疾病史的家庭,在孕期就应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干预。如果新生儿筛查提示甲状腺功能异常,应及时复查确诊。一旦确诊为婴儿甲减,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开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同时,家长要注意婴儿的日常护理,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提供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多与婴儿互动,促进其智力和运动发育。由于婴儿年龄小,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