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最常见表现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可表现为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和意识障碍。认知障碍包括记忆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近事、远事记忆减退,与大脑海马等脑区病理改变有关)和思维障碍(如谵妄状态下思维散漫等,生活方式不健康及有脑部病史者更易出现);情感障碍包含情绪不稳(不同年龄表现有别,儿童因大脑发育未成熟、老年人因脑部血管病变等致情绪调节受影响)和情感淡漠(在帕金森病等中常见,生活方式不良及有脑部退行性病变病史者易出现);意识障碍有谵妄(意识清晰度下降、定向力障碍、知觉障碍等,不同年龄表现差异大)、嗜睡与昏迷(严重时出现,不同年龄诱因及预后不同)。
一、认知障碍
1.记忆障碍: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常见表现之一,尤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中突出。研究显示,患者会出现近事记忆减退,逐渐发展为远事记忆也受影响,比如早期可能记不住刚发生的事情,如刚吃过饭却不记得,后期可能连以往重要经历都遗忘。这种记忆障碍与大脑海马等与记忆相关脑区的病理改变有关,不同年龄患者因大脑发育及老化程度不同,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若有脑器质性病变导致记忆障碍,会影响其学习和认知发展。
2.思维障碍:患者思维可能变得迟钝、不连贯,逻辑思维能力下降。例如在谵妄状态下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思维散漫,言语缺乏条理,难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连贯表达。不同性别患者在思维障碍表现上可能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酗酒等导致脑器质性损害的人群,思维障碍出现几率更高且程度可能更严重,有脑部病史的患者思维障碍往往更易复发或加重。
二、情感障碍
1.情绪不稳: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常出现情绪波动大且难以控制的情况。比如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从平静突然变得烦躁不安,或由悲伤迅速转为兴奋等。不同年龄阶段表现有别,儿童脑器质性病变导致情绪不稳时,可能表现为哭闹无常、情绪易激惹等,这与儿童大脑发育尚未成熟,脑器质性病变对其情绪调节中枢影响更明显有关;老年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出现情绪不稳,可能与脑部血管病变等导致情绪调节相关神经通路受损有关。
2.情感淡漠:患者对周围事物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对亲人冷淡、对环境变化无动于衷等。在帕金森病所致精神障碍等脑器质性疾病中较为常见,性别因素对此表现影响不大,但生活方式不良如长期吸烟、缺乏运动等增加脑器质性病变风险,进而可能引发情感淡漠,有脑部退行性病变病史的患者情感淡漠症状更易出现且持续存在。
三、意识障碍
1.谵妄: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常见的意识障碍表现形式。患者表现为意识清晰度下降,出现定向力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错误)、知觉障碍(如幻觉,常见视幻觉)等。例如患者可能把白天当成晚上,不认识身边的亲人等。不同年龄患者谵妄表现有差异,儿童脑器质性病变出现谵妄时,可能伴有高热、抽搐等表现,因为儿童脑对感染等因素更敏感;老年人发生谵妄往往与多种躯体疾病导致脑供血不足、代谢紊乱等有关,且恢复相对缓慢。
2.嗜睡与昏迷:严重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可能导致嗜睡甚至昏迷。嗜睡是指患者处于睡眠过多的状态,但可被唤醒,而昏迷则是意识完全丧失,对刺激无反应。比如脑外伤导致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可能发展到嗜睡或昏迷状态,不同年龄患者发生嗜睡或昏迷的诱因及预后不同,儿童脑外伤后恢复嗜睡或昏迷状态的可能性及恢复情况与儿童自身的脑修复能力有关,老年人则因身体机能衰退,恢复相对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