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多肌痛症状
风湿性多肌痛的症状和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包括:全身症状有低热或中度发热、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伴有乏力、体重减轻;肌肉疼痛与僵硬主要累及颈、肩、骨盆带肌肉,呈对称性酸痛、钝痛,病情发展疼痛加重,晨僵超1小时且活动后傍晚可能加重;关节症状表现为膝关节等关节对称性疼痛,少数有关节轻度肿胀;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可能更重、恢复差,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和合理锻炼;女性生理期和更年期症状可能加重,要注意保暖和心情;有其他病史患者治疗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和疾病影响,积极控制基础病。
一、全身症状
1.发热:风湿性多肌痛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3℃38℃之间,部分患者也会有中度发热。发热通常为持续性,也可呈间歇性。长期发热会消耗患者身体能量,导致体重下降、身体虚弱等情况。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乏力症状也难以缓解。这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使其难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如上下楼梯、提重物等。
3.体重减轻:由于发热、身体代谢加快以及食欲减退等原因,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体重减轻的程度因人而异,一般在数千克到十几千克不等。
二、肌肉疼痛与僵硬
1.疼痛部位:典型的肌肉疼痛主要累及颈部、肩部、骨盆带肌肉等。颈部肌肉疼痛可导致患者转头、低头、仰头困难,严重影响颈部活动范围;肩部疼痛会使患者上肢上举、外展等动作受限,穿衣、梳头都可能成为难题;骨盆带肌肉疼痛则会影响患者的行走和上下楼梯,导致步态异常。
2.疼痛特点:疼痛通常为对称性发作,即身体两侧相同部位的肌肉同时出现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酸痛、钝痛,程度轻重不一。在病情初期,疼痛可能较轻,呈间歇性发作;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疼痛。
3.僵硬:患者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肌肉会出现明显的僵硬感,活动受限。这种僵硬感一般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1小时,严重者甚至可持续数小时。活动后僵硬症状可逐渐缓解,但随着一天活动的增加,到傍晚时症状可能又会有所加重。
三、关节症状
1.关节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常见于膝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等。关节疼痛的程度和特点与肌肉疼痛相似,也多为对称性发作。疼痛会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导致关节活动时出现摩擦感或弹响。
2.关节肿胀:少数患者的关节可能出现轻度肿胀,这是由于关节周围组织炎症渗出所致。关节肿胀会进一步限制关节的活动范围,使患者的行动更加不便。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患风湿性多肌痛后,症状可能更为严重,身体恢复能力也较差。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运动损伤。
2.女性:女性患者在生理期和更年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使风湿性多肌痛的症状加重。在这些特殊时期,女性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保持心情舒畅。同时,要密切关注症状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3.有其他病史患者:如果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疾病,在治疗风湿性多肌痛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要积极控制其他基础疾病,以提高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