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病的症状
类风湿病具有多种症状表现。在关节症状方面,多数患者有晨僵(晨起关节僵硬超1小时有诊断价值,病情活动期明显,年龄大、女性有影响)、对称性疼痛肿胀(累及多关节,与生活方式、家族史有关);全身症状包括部分患者低热或高热(儿童、老年有不同鉴别及排查要点)、全身乏力(与炎症消耗、代谢紊乱等有关,生活方式不健康、女性特殊生理阶段易加重);关节外表现有类风湿结节(多见于关节隆突等部位,与自身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老年、吸烟患者有特点)、肺受累(可致间质性肺炎,年龄大、吸烟患者有影响)、心脏受累(可引发心包炎,女性更年期、有基础病史患者风险不同)。
一、关节症状
1.晨僵:多数类风湿病患者会出现晨僵现象,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关节部位僵硬、活动受限,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这种症状在病情活动期较为明显,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关节滑膜炎症导致的滑膜充血、水肿,以及关节腔内渗出增加等因素有关。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由于关节长期磨损等基础情况,晨僵症状可能相对更顽固;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激素变化影响下,晨僵可能会有一定波动。
2.疼痛与肿胀:关节疼痛是类风湿病常见症状,多为对称性疼痛,可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患者为隐痛,有的则较为剧烈。同时受累关节常伴有肿胀,是由于关节滑膜炎症、关节腔积液以及周围软组织炎症反应所致。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过度劳累、缺乏运动等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可能更早出现且症状相对更易加重;有类风湿病家族病史的人群,在相同诱发因素下,发生关节疼痛肿胀的概率相对更高。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是由于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导致,炎症因子释放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发热时需特别注意与其他感染性疾病鉴别,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可能存在其他潜在感染因素;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提示病情活动或合并有其他感染等并发症,需要更全面地进行排查。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缺乏精力,这与疾病导致的慢性炎症消耗、机体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营养不良的患者,乏力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等特殊生理阶段,由于激素变化和失血等因素,可能会加重乏力感。
三、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病较具特征性的关节外表现,多见于关节隆突部位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肘部、鹰嘴突等部位。其形成与自身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对于有类风湿结节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结节变化情况,因为结节的出现往往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老年患者由于皮肤弹性等改变,类风湿结节的表现可能与中青年有所不同,需仔细检查鉴别;有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类风湿结节可能更容易出现且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快。
2.肺受累:可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等,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肺受累的发生与类风湿病的自身免疫炎症累及肺部组织有关。年龄较大的患者本身肺功能可能有所下降,合并肺受累时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且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隐匿;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肺受累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同时吸烟也会加重肺受累相关症状。
3.心脏受累:可出现心包炎等,患者可能有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心脏受累是由于类风湿病的炎症累及心脏相关组织。女性患者在更年期前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心脏受累的相关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变化;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合并类风湿病时心脏受累的风险进一步增加,需要更加关注心脏功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