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怎么判断
自闭症临床表现多样,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特点;有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等发育评估工具;医学检查辅助包括头部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基因检测等,且需综合多方面情况由专业医生全面系统评估才能准确诊断,同时要关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差异,避免单一表现判定。
一、临床表现观察
自闭症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表现特点。
婴幼儿期:6个月前可能对声音反应差、对亲人的脸注视少;612个月时可能叫其名字无反应、不会模仿拍手等简单动作;12个月时通常不会咿呀学语、对物品的兴趣异常等。例如部分患儿可能只专注于玩某一种特定形状的玩具,对其他玩具缺乏兴趣。
学龄前儿童期:语言发育迟缓较为明显,可能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词汇量少,不会用完整的句子交流;社交障碍突出,不与同伴主动交往,缺乏眼神交流,对他人的情感表达无反应等;还可能出现刻板行为,如反复拍手、旋转物品、排列玩具等,动作刻板重复且难以被纠正。
学龄期及以后:虽然语言能力可能有所发展,但在社交方面仍存在问题,难以融入集体活动,不能理解社交规则,与同伴的关系处理困难;部分患儿可能存在兴趣狭窄且固定的情况,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活动过度专注,如只痴迷于某一特定的电视节目类型等。
二、发育评估工具应用
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该量表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工具,包含15个项目,从人际关系、模仿、情感反应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分,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了解来评定其自闭症倾向,得分越高提示自闭症的可能性越大。一般得分在30分以上可能高度怀疑自闭症。
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CHAT):适用于1824个月的婴幼儿,主要通过询问家长一些关于婴幼儿社交行为、语言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来进行筛查,如孩子是否会对名字有反应、是否会模仿动作等,若存在多项异常表现则需进一步评估。
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是一种标准化的临床评估工具,通过与儿童进行互动游戏、问答等方式,观察儿童在社交互动、语言沟通、重复刻板行为等方面的表现,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自闭症以及区分自闭症的不同严重程度,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广泛。
三、医学检查辅助
头部影像学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可以帮助排除一些由脑部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类似自闭症表现的疾病。部分自闭症患儿可能存在脑部结构的异常,如颞叶、额叶等区域的体积变化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检查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单独依据影像学结果诊断自闭症。
脑电图(EEG)检查:脑电图检查主要是观察大脑的电活动情况,自闭症患儿可能存在脑电图异常的情况,如脑电波的节律、波幅等方面的改变,但脑电图异常也可见于其他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所以脑电图检查也不能作为自闭症的确诊依据,而是用于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基因检测: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自闭症与基因变异等遗传因素有关。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发现一些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突变位点,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自闭症患儿的诊断和病因探索有一定帮助。例如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可能增加自闭症的发病风险,但基因检测结果也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等综合判断。
温馨提示:对于婴幼儿,家长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对于学龄儿童,学校老师也应留意其在学校中的社交、学习等方面的表现,若发现异常及时向家长反馈并建议进行专业评估。在整个判断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儿童的年龄、性别等因素,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儿童自闭症表现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核心的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等特点是共同的。同时,要避免仅凭单一表现就判定为自闭症,需要专业医生经过全面、系统的评估后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