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检查
甲减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不同特殊人群检查有不同注意事项。实验室检查涵盖甲状腺功能(原发性甲减TSH升高、FT4降低等)、自身抗体(TPOAb和TgAb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血脂、心肌酶谱、血常规等;影像学检查包括甲状腺超声、核素显像、垂体MRI(用于中枢性甲减查垂体病变);特殊人群方面,儿童除常规检查关注生长指标,新生儿足跟血筛查TSH,检查减少辐射;孕妇孕早期筛查,根据情况查相关抗体,超声告知怀孕情况;老年人综合考虑基础疾病,评估检查耐受性;有其他基础疾病患者注意药物及病情相互影响,结合身体状况选检查项目。
一、实验室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是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最敏感指标,原发性甲减时TSH升高,游离甲状腺素(FT4)降低。亚临床甲减时仅有TSH升高,FT4正常。而中枢性甲减时TSH正常或降低,同时伴有FT4降低。年龄方面,老年人的TSH正常范围可能较年轻人稍高;孕妇在孕期不同阶段甲状腺功能指标有相应变化,孕期TSH参考范围较非孕期更为严格,需密切监测。
2.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是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重要指标。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甲减患者,这两种抗体通常会显著升高。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检查这两项抗体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3.血脂检查: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脂代谢紊乱,导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定期检查血脂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本身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
4.心肌酶谱检查:甲减患者可能出现心肌酶升高,如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对于伴有乏力、肌肉疼痛等症状的患者,检查心肌酶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或肌肉损伤。
5.血常规检查:部分甲减患者可出现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降低。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的类型,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影像学检查
1.甲状腺超声检查:可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结构及血流情况。有助于发现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等病变,判断甲状腺病变的性质。对于有颈部手术史、放射性碘治疗史或甲状腺结节家族史的患者,甲状腺超声检查尤为重要。
2.甲状腺核素显像:通过向体内注射放射性核素,然后利用仪器探测甲状腺对核素的摄取情况,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和形态。可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判断是否存在甲状腺异位等情况。
3.垂体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中枢性甲减患者,垂体MRI有助于发现垂体病变,如垂体肿瘤、垂体炎症等。特别是伴有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的患者,应进行垂体MRI检查以明确病因。
三、特殊人群检查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检查时除了常规的甲状腺功能和自身抗体检查外,还应关注身高、体重、骨龄等指标。对于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23天进行足跟血筛查TSH,以便早期发现先天性甲减。儿童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应尽量减少辐射暴露,如需进行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2.孕妇:孕期甲状腺功能变化较大,孕妇应在孕早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检查项目除了TSH、FT4外,还应根据情况检查TPOAb和TgAb。孕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时,应告知医生怀孕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参数。
3.老年人:老年人甲减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检查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人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应评估检查的耐受性,避免因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导致病情加重。
4.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检查时应注意药物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同时,在选择检查项目时,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