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囊肿是什么病
子宫囊肿通常指子宫颈囊肿,是慢性宫颈炎表现形式,也包括相对少见的子宫肌层囊肿。它可分为宫颈囊肿和子宫肌层囊肿,病因主要有慢性炎症刺激、宫颈损伤、内分泌失调。多数宫颈囊肿无症状,少数有阴道分泌物异常、接触性出血,子宫肌层囊肿较大时有压迫症状。检查方法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阴道镜检查。治疗上,无症状小囊肿定期观察,合并感染药物治疗,大或症状明显的手术。特殊人群中,孕妇小囊肿密切观察,大囊肿多学科评估后手术;绝经后女性囊肿重视并可能需病理活检及手术;有生育需求女性囊肿影响受孕先治疗再考虑怀孕。
一、子宫囊肿的定义
子宫囊肿通常指的是子宫颈囊肿,它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宫颈转化区内,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的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肿。此外,子宫肌层内也可能出现囊肿,不过相对少见,多由子宫平滑肌组织退变、囊性变导致。
二、子宫囊肿的分类
1.宫颈囊肿:最为常见,一般较小,可单发或多发,外观上宫颈表面可见青白色小囊泡,内含无色黏液。多数宫颈囊肿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
2.子宫肌层囊肿:发生于子宫肌层,可能会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较大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应症状,如压迫周围血管可能影响子宫血供。
三、子宫囊肿的病因
1.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的宫颈炎症,如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病原体感染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反复刺激宫颈组织,使宫颈腺管发生堵塞,进而形成囊肿。
2.宫颈损伤:分娩、流产、手术操作等导致宫颈损伤,在宫颈修复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过度增生,覆盖或阻塞宫颈腺管口,造成腺体分泌物排出障碍,引发囊肿。
3.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失衡,雌激素长期刺激可能使子宫肌层细胞发生异常增生,随后出现囊性变,形成子宫肌层囊肿。
四、子宫囊肿的症状
1.无症状:多数宫颈囊肿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妇科检查,如妇科超声、阴道镜检查时发现。
2.阴道分泌物异常:少数情况下,囊肿合并感染时,阴道分泌物增多,可呈黏液脓性,还可能伴有异味。
3.接触性出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性交后、妇科检查后少量阴道出血。
4.压迫症状:子宫肌层囊肿较大时,可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压迫直肠可引起排便困难等。
五、子宫囊肿的检查方法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宫颈形态,可发现宫颈表面的囊肿,还可了解宫颈有无充血、肥大等炎症表现。
2.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囊肿常用的方法,能清晰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数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判断囊肿是位于宫颈还是子宫肌层。
3.阴道镜检查:对于宫颈囊肿,阴道镜检查可更细致地观察宫颈病变,必要时还可在阴道镜指引下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
六、子宫囊肿的治疗
1.定期观察:对于无症状、较小的宫颈囊肿,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和宫颈癌筛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以监测囊肿变化及宫颈健康状况。
2.药物治疗:当囊肿合并感染时,可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如针对衣原体感染可选用阿奇霉素等。
3.手术治疗:囊肿较大或症状明显时可考虑手术。如宫颈囊肿可行囊肿造口术,通过手术切开囊肿,使囊液流出;子宫肌层囊肿较大时,可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选择囊肿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等。
七、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发现子宫囊肿,若囊肿较小且无症状,一般不做特殊处理,密切观察即可。因为孕期手术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早产风险。但需加强产前检查,关注囊肿大小变化及对妊娠的影响。若囊肿较大,压迫周围组织影响胎儿发育或引起严重不适,需由妇产科多学科团队评估后,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手术。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发现子宫囊肿,即使无症状也应引起重视。因为绝经后子宫囊肿可能有恶变风险,需进一步检查,如进行病理活检。若囊肿有增大趋势或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等症状,应及时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3.有生育需求女性: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若子宫囊肿较小且不影响受孕,可先试孕。但如果囊肿较大或位于特殊位置,影响精子通过或受精卵着床,建议先进行治疗,治疗后根据恢复情况再考虑受孕,以提高受孕几率并减少孕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