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危象是怎么回事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严重内分泌急症,多发生于未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甲亢患者。其病因与甲状腺激素大量入血致代谢率急剧升高有关,诱发因素包括外科手术、感染、精神刺激等。临床表现有高热、心动过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等。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儿童易惊厥,用药需谨慎;老年人表现不典型,治疗要综合考虑;孕妇治疗要兼顾胎儿。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甲亢病史及相关检查。治疗包括降低周围组织对肾上腺素反应、抑制激素合成与释放、拮抗激素反应、对症治疗及去除诱因。预防需积极治疗甲亢、避免诱因、定期体检。
一、甲状腺危象的定义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多发生于较重甲亢未予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这是一种严重的内分泌急症,可危及生命。
二、甲状腺危象的病因及诱发因素
1.病因:甲状腺危象的发生主要与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入血,使机体代谢率急剧升高有关。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在某些诱因作用下,甲状腺激素进一步大量释放入血,导致病情急剧恶化。
2.诱发因素:
外科手术:甲状腺手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就进行手术,手术应激可诱发甲状腺危象。
感染:各种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可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
精神刺激:强烈的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可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调,诱发危象。
放射性碘治疗:少数患者在放射性碘治疗后可发生甲状腺危象,可能与放射性损伤导致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有关。
其他:过度劳累、严重创伤、药物反应等也可能成为甲状腺危象的诱发因素。
三、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
1.高热:体温常超过39℃,可呈稽留热,是甲状腺危象的重要表现之一。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使机体代谢率升高,产热增加所致。
2.心血管系统表现:患者可出现心动过速,心率常超过140次/分,可伴有心律失常,如房颤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水肿等。
3.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较为常见,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这与甲状腺激素对胃肠道的刺激和对肝脏的损害有关。
4.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表现为烦躁不安、谵妄、嗜睡,甚至昏迷。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以及高热、缺氧等因素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所致。
5.其他:患者还可出现多汗、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四、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甲状腺危象相对少见,但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高热时更容易发生惊厥等并发症。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精神状态等变化,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降温等。
2.老年人:老年人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部分患者可能以心血管系统症状或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容易误诊。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恢复能力弱,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护理,注意营养支持。
3.孕妇:孕妇发生甲状腺危象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请妇产科医生会诊。
五、甲状腺危象的诊断
甲状腺危象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如高热、心动过速、烦躁不安等典型症状。同时,结合患者有甲亢病史及相关诱发因素,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但出现上述典型表现时应高度怀疑甲状腺危象。
六、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1.降低周围组织对肾上腺素的反应:可使用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以降低心率,缓解心血管系统症状。
2.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常用药物为丙硫氧嘧啶,可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3.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可使用碘剂,如复方碘化钾溶液等,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4.拮抗过多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以拮抗过多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减轻机体的应激状态。
5.对症治疗:包括降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吸氧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6.去除诱因:积极治疗感染等诱发因素,是治疗甲状腺危象的重要环节。
七、甲状腺危象的预防
1.积极治疗甲亢:对于甲亢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确保甲亢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2.避免诱因:尽量避免精神刺激、过度劳累、感染等诱发因素。进行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操作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进行相应治疗。
3.定期体检:对于有甲亢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甲亢,及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