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有什么典型症状
躁郁症不同发作类型的症状及特殊人群的相关提示。躁狂发作症状包括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行为增强及睡眠需要减少等;抑郁发作有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及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混合发作则在短时间内同时出现躁狂与抑郁症状。特殊人群如儿童和青少年症状不典型,治疗要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治疗需谨慎,尽量采用非药物疗法;老年人症状与躯体疾病交织,要综合考虑身体状况;有其他疾病史的患者治疗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积极治疗原有疾病。
一、躁狂发作症状
1.情感高涨:患者会持续处于轻松、愉快、兴高采烈的状态,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喜气洋洋。这种情感高涨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可引起周围人的共鸣。不过,部分患者的情感高涨可能不稳定,容易激惹,稍有不如意就会大发雷霆。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可能表现得更加好动、调皮,难以安静下来,且情绪变化更为迅速。对于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情感高涨的程度可能更严重,持续时间也可能更长。
2.思维奔逸:思维联想速度明显加快,患者言语增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话题转换快,常常一个话题未说完就跳到另一个话题。患者会自觉脑子变聪明了,反应敏捷。在书写方面,可能出现书写速度加快、字迹潦草等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因思维奔逸而出现言语混乱,表达不清。有脑部疾病史的患者,思维奔逸可能伴随认知功能的异常。
3.意志行为增强:患者活动增多,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兴趣,喜欢社交,爱管闲事。但做事往往有始无终,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可能会大量购物、投资,甚至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如鲁莽驾驶等。青少年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过度的冒险行为。有物质滥用史的患者,在躁狂发作时可能会增加物质使用的频率和剂量。
4.其他症状:患者可能出现睡眠需要减少,即使睡眠时间很少,也依然精力充沛。食欲增加,体重可能有所上升。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性欲亢进的表现。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躁狂症状可能会有所加重。
二、抑郁发作症状
1.情感低落:患者会感到情绪低沉、苦恼忧伤,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都失去兴趣,快感缺失。觉得自己前途暗淡,悲观绝望,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和行为。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无故哭泣、不愿上学等。有慢性疾病史的患者,情感低落可能会加重对自身疾病的担忧。
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患者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自觉脑子变笨了,思考问题困难。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老年患者的思维迟缓可能更为明显,容易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
3.意志行为减退:患者活动减少,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喜欢独处。行动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甚至连个人卫生都懒得打理。严重时可能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的木僵状态。青少年患者可能会出现厌学、逃学等行为。有心理创伤史的患者,意志行为减退可能更为严重。
4.躯体症状:睡眠障碍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早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也可能出现入睡困难、多梦等情况。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胃肠不适等躯体不适症状。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对于老年患者,躯体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容易掩盖抑郁情绪。
三、混合发作症状
混合发作时,患者在短时间内(通常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同时出现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症状。例如,患者可能在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的同时,又突然陷入情绪低落、自责自罪的状态。这种症状交替迅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诊断和治疗也相对困难。特殊人群中,孕妇混合发作时不仅对自身健康有严重影响,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儿童混合发作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行为问题增多等。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混合发作的症状可能更复杂,治疗也需要更加谨慎。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躁郁症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家长和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就医。在治疗方面,要充分考虑药物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等。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患躁郁症时,治疗需要特别谨慎。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治疗前要充分评估利弊。尽量采用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果必须使用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躁郁症的症状可能与躯体疾病的症状相互交织。在诊断和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和生活照顾。
4.有其他疾病史的患者:有其他疾病史的患者,如心脏病、糖尿病、肝病等,在治疗躁郁症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避免药物对原有疾病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积极治疗原有疾病,以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