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什么意思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涵盖一系列神经发育差异,核心特征包括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发病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依据DSM5诊断,常用CARS、CHAT等评估,对儿童需早期干预,成年患者需社会提供支持,需多方面认识、诊断、干预与支持以助患者适应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一、自闭症谱系的定义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它涵盖了一系列的神经发育差异,其核心特征主要包括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从广义上来说,它是一个谱系,意味着不同个体的症状表现、严重程度等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有些儿童可能在社交互动方面严重缺乏,几乎不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很少主动发起社交游戏;而有些儿童可能在某些特定的兴趣领域表现出过度专注和重复的行为,像长时间沉迷于旋转物品等,但同时在基本的社交沟通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二、核心症状表现
(一)社交沟通障碍
1.社交互动方面
婴幼儿期就可能表现出对他人的呼唤缺少回应,比如叫名字时没有明显的转向或者注视等反应。随着年龄增长,在儿童期仍可能难以建立正常的同伴关系,不会主动与小伙伴分享玩具、一起玩耍,缺乏合作意识等。在成年人中,也可能存在难以理解他人的社交暗示,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所传达的社交信息,导致社交互动困难。
2.语言沟通方面
语言发育可能落后于同龄人,部分儿童可能到了23岁还不会说话,或者说话后语言发展缓慢。语言形式和内容异常,比如说话时重复他人的话语(模仿语言),或者语言内容脱离情境等。在交流过程中,可能存在语用障碍,不懂得根据不同的交流对象和场景调整说话方式,例如在需要提问的时候不会使用恰当的疑问句式等。
(二)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
1.兴趣狭窄
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过度专注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非常局限。例如,只对某一种类型的玩具(如特定形状的积木)感兴趣,对其他丰富多样的玩具缺乏兴趣。或者对特定的物品有特殊的依恋,像只喜欢某一个特定的杯子,走到哪里都要带着。
2.重复刻板行为
会出现重复刻板的动作,如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还可能有重复刻板的语言,如不断重复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这些行为往往是无目的的,但个体却难以停止,并且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的生活、学习和社交等活动。
三、发病相关因素
(一)遗传因素
大量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家族中有自闭症患者的情况下,其他家庭成员患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例如,同卵双胞胎中如果一个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另一个患病的概率可高达60%90%,而异卵双胞胎的同病率则低很多,这充分说明遗传因素的重要影响。
(二)环境因素
孕期环境因素可能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相关。如母亲在孕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像重金属、某些化学污染物等;或者母亲在孕期发生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等,都可能增加胎儿患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风险。另外,出生后的早期环境因素也有一定影响,比如过早接触某些可能影响神经发育的物质等,但相对遗传因素来说,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相对复杂且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中。
四、诊断与评估
(一)诊断标准
目前主要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的诊断标准来进行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社交沟通表现、兴趣与行为模式等多方面的情况。例如,在社交沟通方面是否存在持续的缺陷,在兴趣与重复刻板行为方面是否存在持续的模式等。
(二)评估工具
常用的评估工具有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婴幼儿自闭症筛查量表(CHAT)等。CARS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自闭症严重程度的工具,通过对儿童的社交行为、语言发展、感觉反应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分来判断自闭症的严重程度。CHAT则主要用于1824个月婴幼儿的自闭症筛查,通过一些简单的互动任务来初步判断婴幼儿是否存在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风险。
五、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一)儿童人群
对于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家庭和专业机构可以共同参与干预,如采用应用行为分析(ABA)疗法等,帮助儿童改善社交沟通能力、减少重复刻板行为等。家庭要给予儿童更多的耐心和关爱,营造一个有利于其康复的家庭环境,鼓励儿童逐步参与社交活动等。
(二)成年人群
成年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可能在独立生活、就业等方面面临挑战。社会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比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定制,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社区也可以提供一些社交活动的平台,帮助他们建立社交关系等。
总之,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个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认识、诊断、干预和支持,以帮助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更好地适应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