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性精神病能治好吗

来源:民福康

情感障碍性精神病部分患者可临床治愈,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都能根治且永不复发。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疾病类型(如双相障碍较复杂难治,部分轻中度抑郁症治愈率较高)、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等)、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物理治疗(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不同人群治疗有不同注意事项,青少年要考虑药物对发育影响并结合心理治疗,老年人要评估身体状况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谨慎。提高治好可能性的建议包括早发现早治疗、坚持系统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以及获得家庭支持。

一、情感障碍性精神病能否治好的总体结论

情感障碍性精神病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完全根治且永不复发。临床治愈一般指症状消失、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恢复正常。

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1.疾病类型:情感障碍性精神病主要包括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等。双相情感障碍病情复杂,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复发率较高,完全治好存在一定挑战。而部分轻度至中度的抑郁症患者,通过规范治疗有较高的治愈率。

2.病情严重程度:轻度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影响较小,经过系统治疗,治好的可能性较大。重度患者可能伴有严重的自杀观念和行为、精神病性症状等,治疗周期长,治好难度增加。

3.治疗依从性: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定期复查,治疗效果会更好。若患者随意增减药量、停药,易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影响治好的可能性。

4.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身体素质、遗传因素、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治疗可能更困难。对药物反应良好的患者,能更快控制症状,提高治好几率。

5.年龄因素:青少年患者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情感障碍可能影响其学业和社交,且治疗药物对生长发育可能有一定影响,治疗需谨慎权衡。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躯体疾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治好难度相对较大。

6.性别因素:女性在生理期、孕期、产后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大,可能导致情感障碍性精神病病情波动,治疗时需考虑这些因素。男性患者可能因社会角色和心理压力,对疾病治疗的态度和依从性不同,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7.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减少精神压力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病情恢复。长期熬夜、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治疗效果,增加复发风险。

8.病史:既往有多次复发史的患者,治好难度较大,因为病情反复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和神经结构发生改变,增加治疗的复杂性。

三、治疗方法及作用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等。抗抑郁药可缓解抑郁症状;心境稳定剂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稳定情绪,预防复发;抗精神病药物可控制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2.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等。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预防复发。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鼓励,增强其治疗信心。人际心理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物理治疗:如电休克治疗(ECT)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电休克治疗对于严重抑郁发作、有强烈自杀观念和行为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能快速控制症状。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用于轻至中度抑郁症的治疗。

四、不同人群的治疗注意事项

1.青少年: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同时,结合心理治疗,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和治疗。

2.老年人:治疗前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选择对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影响小的药物。关注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鼓励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3.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孕期和哺乳期用药需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和婴儿影响小的药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如增加心理治疗的频率,减少药物使用。产后要密切关注女性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病情复发。

五、提高治好可能性的建议

1.早发现早治疗: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躁狂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

2.坚持系统治疗: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足疗程、足量用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减药。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提高治疗的全面性。

3.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学会应对压力,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4.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医生可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复发。

5.家庭支持:家人要给予患者理解、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监督患者的治疗和生活。

了解疾病
情感障碍
又称情感障碍和心境障碍。既往称为情感性精神病。它是一组以情感显著而持续地高涨或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双相情感障碍表现有哪些?3大诱因需要提前预防
刘中霖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是很多人都觉得陌生的疾病,这是心理疾病中的一种,也是一种比我们熟知的抑郁症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自杀率也非常的高,那么双相情感障碍到底是怎么的一个疾病呢?一起看看吧。
怎样让孩子走出双相情感障碍
刘中霖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让孩子走出双相情感障碍,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并在平时注意日常生活管理。1.心理治疗孩子在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期间会产生多种心理问题,需要采取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以及心理教育干预、人际与社会和谐治疗等来帮助改善不适的症状,帮助孩子走出双相情感障碍。2.物理治疗适用于急性躁狂发作以及重度抑郁、难治性抑郁发作等患者,包括重复经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病。 双相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躁狂发作时可出现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受损、鲁莽行为等症状。抑郁发作时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疲
双相情感障碍不治后果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不治疗可能会导致功能受损,引发婚姻和家庭问题,还可增加自杀风险。 1.功能受损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影响个人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功能。患者可能难以保持稳定的工作,难以处理日常事务,并且可能经历人际关系问题。 2.婚姻和家庭问题 情绪波动、冲动行为和心理困扰可能导致沟通问题、冲突和
双相情感障碍什么意思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表现为情绪高涨、活动增加、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自我感觉良好、冲动行为等。其次,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生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吗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疾病,它们在症状、病因、治疗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的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向情感障碍症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时,患者会表现出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等症状;抑郁发作时,则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或行为等症状。双向情感障碍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
双向性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向性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 双向性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它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病因尚不明确,既有遗传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患者通常会经历情绪的极度波动,从高涨到低落,甚至可能出现混合状态。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及时诊
什么是精神病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病是指由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持久且明显的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工作或生活。这些障碍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脑器质性病变、躯体疾病、精神活性物质依赖、中毒、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常见的精神病类型包括精神分
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病
陈远光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就是心境障碍,心境障碍就是心情不好。双相情感,包括两个相,一个相叫做抑郁,抑郁就是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另外叫做躁狂,躁狂就是跟这个相反的情况,情绪高涨,发了病以后心情特别好,特别高兴,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一天到晚都话说个不停,因为高兴就话多,活动也多,活动也不停,帮别人做事,叫言语活动增加。
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好吗
陈远光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因为其本身的发病规律是间歇性发作,不发病的时候一切都正常,对你工作、学习、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就是个正常人,如果发作比较轻,甚至还可以自己调节过来,但是比方抑郁,自己感觉到精神不太好,没有力气,也许过一个礼拜两个礼拜情绪调节过来了,这个病就没有发出来了,这也可以自己调节好。当然如果发作比较厉害,像躁狂也是一样,一很轻度的情况自己
双相情感障碍可以自愈吗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会有情绪忽高忽低,情绪从高涨到低落交替过程,或者从低落到高涨变化过程,当一次高涨和另一次高涨,或者一次高涨和另一次低落之间,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有临床症状缓解期,很多时候会认为,稳定期就是疾病自愈。但个人不建议大家去等待疾病自愈,因为疾病自然病程在间歇期,缓解期,如果说不能够给予很好干预,包括心理治疗,对
双相情感障碍如何鉴别诊断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诊断,首先与单纯的抑郁鉴别。因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时,临床表现和抑郁症一模一样,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所以在这过程中,要详细去回顾、询问病史,确认患者有没有躁狂相。其次,在双相情感障碍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言语夸大、开心等现象,分裂症也可能有类似的表现,所以也需要进行鉴别。另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情感高涨或者低落情况下出
情感障碍怎么得的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病因有很多,首先会有遗传因素;其次会有一些神经递质跟双相情感障碍比较相关,比如说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多巴胺等。另外,也会有一些心理社会方面因素。比如说在生长过程当中,父母养育方式以及不恰当对待方式,或者是面临一些负面生活事件等,都会增加情感障碍发病率。
人为什么会得情感障碍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通常情感障碍发生跟很多因素有关,首先就是遗传因素,比如有家族遗传史人群患病率会高于正常人群,另外也要根据人既往生活经历或者受到创伤有关系,比如既往生活当中有重要他人离世,没有做好很好告别分离或者是有离婚、失业等等一些重大事件刺激,不能够很好进行调整之后慢慢会发展为情感障碍,另外也还会有一些因素跟人格特征有关系,比如具有异域气质人群也容易发
情感障碍症是怎么引起的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症发生跟既往生活经历、事件有关系,比如受到重大挫折、伤害、亲人离世、离婚或者是下岗离职等等,另外也要考虑到有遗传因素,比如有家族遗传史人群其子女发病率要高于正常人群,另外也会跟人格特征有关系,比如一部分属于抑郁气质人群会容易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