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是否有依赖性

来源:民福康

不同类型治疗精神障碍药物有不同依赖性情况,苯二氮?类有一定依赖性,抗精神病药典型依赖性低、非典型有相关问题,抗抑郁药大部分依赖性低但部分有撤药反应;影响依赖性的因素包括用药时长、个体差异、药物使用方式;降低依赖性风险的措施有精准用药评估、逐步调整与监测、采用综合干预模式,涵盖评估患者多方面情况、逐步调整药物剂量并监测、结合多种治疗方式辅助药物治疗等内容。

一、不同类型治疗精神障碍药物的依赖性情况

(一)苯二氮?类药物

苯二氮?类药物如地西泮等具有一定依赖性。长期使用后突然停药可能出现戒断症状,包括焦虑、失眠、震颤、抽搐等。研究表明,连续使用苯二氮?类药物超过几周,身体就可能产生对药物的适应,进而形成依赖。其依赖机制与作用于大脑中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有关,长期使用改变了受体的功能和调节机制。对于有长期饮酒史或有物质依赖病史的患者,使用此类药物时依赖性风险更高,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神经调节系统的稳定性。

(二)抗精神病药物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等一般依赖性相对较低,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等也可能存在一定依赖性相关问题。长期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出现体重增加、代谢紊乱等情况,而部分患者可能对药物产生心理依赖。对于有家族精神疾病遗传史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需要更密切监测是否出现依赖相关迹象,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和适应情况。例如,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要关注药物对其神经递质系统的长期影响以及是否出现依赖倾向。

(三)抗抑郁药物

大部分抗抑郁药物依赖性较低,但像曲唑酮等可能在长期使用后突然停药出现撤药反应,如头晕、恶心、睡眠障碍等。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使用抗抑郁药物时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需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依赖相关表现。有慢性疾病病史(如糖尿病等)的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与其他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整体身体状况的影响,避免因药物使用导致潜在的依赖问题。

二、影响治疗精神障碍药物依赖性的因素

(一)用药时长

一般来说,用药时长越长,发生依赖性的可能性越大。短期使用治疗精神障碍药物时,依赖性风险相对较低,但即使是短期使用某些药物,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例如,短期使用苯二氮?类药物缓解焦虑时,也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对药物的早期适应迹象。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仍在发育中,更要严格控制用药时长,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的药物,因为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与成人不同。

(二)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对治疗精神障碍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不同,导致依赖性情况有差异。有的患者可能在较低剂量、较短时间内就出现对药物的依赖,而有的患者则相对不易出现。有过药物滥用史的个体,使用治疗精神障碍药物时依赖性风险更高,因为其体内的神经适应系统可能已经处于异常状态,更容易对治疗药物产生依赖。例如,曾经有过阿片类药物滥用史的患者,使用治疗精神障碍药物时,要谨慎评估并密切监测是否出现依赖情况。

(三)药物使用方式

不规范的药物使用方式可能增加依赖性风险。比如自行增减药量、突然停药等情况。正确的药物使用应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等调整用药方案。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在使用治疗精神障碍药物时,更要遵循规范的使用方式,避免因药物代谢问题导致依赖性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多种药物联用情况较常见,这也会影响治疗精神障碍药物的代谢和依赖性风险,需要综合评估用药情况。

三、降低治疗精神障碍药物依赖性风险的措施

(一)精准用药评估

在使用治疗精神障碍药物前,要进行全面精准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当前身体状况、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等。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考虑其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进行更细致的评估,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心理治疗等,只有在必要时才谨慎使用药物,并密切监测。对于女性患者,要考虑其生理周期等因素对药物反应的影响,制定个性化的用药评估方案。

(二)逐步调整与监测

在使用治疗精神障碍药物过程中,要逐步调整药物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当需要停药或更换药物时,要遵循逐步减量的原则,避免突然停药导致戒断等依赖性相关症状。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调整药物剂量和监测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因为这些患者的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受限,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可能增加依赖性风险。例如,肝肾功能不全的精神障碍患者使用治疗药物时,要根据肝肾功能指标调整药物剂量,并密切监测是否出现药物相关的依赖迹象。

(三)综合干预模式

采用综合干预模式,将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相结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精神障碍相关问题,减少对药物的过度依赖。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综合干预模式要体现个性化。比如对于青少年患者,心理治疗可以更多结合其成长环境和心理特点,帮助其建立健康的应对机制;对于老年患者,康复治疗可以包括生活技能训练等,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从而辅助药物治疗,降低药物依赖性风险。

了解疾病
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主要是指影响个体情绪、行为及思维的疾病,以人体的认知、情感或意志行为障碍为特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外伤导致的精神障碍可以治愈吗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脑外伤导致的精神障碍有可能可以治愈,也有可能无法治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脑外伤导致的精神障碍,属于器质性精神障碍,如果程度比较轻,一般及时对脑外伤进行治疗,使淤血消散,精神障碍可随着大脑器质性状态的改善而逐渐好转、消失,恢复正常。但如果脑外伤累及神经,导致颅内出血,造成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问题,这种情况大多数无法完全恢复,目前主要是以
什么是抑郁精神障碍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抑郁正常指的是一种心境状态,指的明显的处于情绪低落,感到生活无意义,丧失信心,缺乏意志力,缺乏动力,想法悲观失望消极思维迟钝等状态,如果持续性的处在这种状态,一般就是表现出了抑郁精神障碍,对于抑郁精神障碍,要进行专业的治疗比较好,比如说可以经过心理认知治疗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建议你自己放松心情,不要
酒精性精神障碍能彻底治好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这种疾病有治好的可能性,往往需要综合治疗,此外在病人表现出精神异常的早期要积极治疗,一般要维持三个月以上的治疗,这种疾病病人往往有酒精依赖,因此病人要适当的控制酒精的摄入。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区别是什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精神障碍的范畴更大,精神病是包含在其中的,精神病可以认为是严重的精神障碍,包括偏执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而精神障碍除了包括精神病,还包括症状较轻的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
心因性精神障碍怎么办?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心因性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病人心理上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后造成的。对于这种精神障碍首先要进行心理治疗,帮助病人重新认识精神刺激事件,克服心理障碍。此外要鼓励病人多和外界接触,和他人交流沟通,宣泄自己内心的悲愤和不满。此外,对于严重的精神障碍病人可以给予利培酮或奥氮平进行治疗。
急性精神障碍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急性精神障碍一般在临床上主要是突然发病,表现为一过性的妄想,同时伴随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异常,可能表现出妄想症状,比如神秘妄想、被害妄想,被控制体验等多种妄想。这种疾病发病时间比较急且短,临床表现很丰富,可能有妄想,幻觉,情绪不好,急性分裂样的精神症状等。临床上如果确诊的话,应该在正规的专业医生指导下应
精神障碍能恢复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精神障碍积极的配合医生做治疗,定期的去医院复查,正常是会恢复的。考虑是由于遗传家族史和精神性疾病以及心理性变化有关,也不排除是环境性因素和生物因素以及抑郁症也会造成,或者还有可能是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以及阿尔茨海默病造成的。有些病人容易表现出幻觉和幻听以及感觉减退的现象。早期发现的时候,需要及时到正规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癫痫性精神障碍通常泛指癫痫患者出现的多种精神心理障碍,需坚持用药治疗并进行规范的心理辅导。首先,癫痫患者需坚持服用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片、苯妥英钠片、苯巴比妥片、左乙拉西坦片等药物抑制癫痫发作,同时可根据精神障碍的具体类型选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其次,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需在医师指导
什么是妄想性精神障碍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妄想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 妄想性精神障碍,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持续的系统妄想。这些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常见于原发性妄想。 患者可能会出现被害、钟情、夸大、幻觉、嫉妒等多种表现。尽管病程演进缓慢,患者可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
精神障碍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是什么关系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是包含关系,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类型。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发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什么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和躁狂症,抑郁症是整个人体功能低下,包括兴趣减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睡眠障碍就是失眠、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甚至严重时有自杀倾向,活着没价值的想法等抑郁症状。躁狂症是机体比较旺盛亢奋的状态,包括言语多、思维比较快,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人比较亢奋,言谈中可能有些夸大,还有睡眠减少,人际交往之间的活动
童年创伤和成年精神障碍有什么关联
彭红军 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成年的精神障碍具体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还有其它的心理问题,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归纳起来包括生物学、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因素。很多成年精神心理问题本身存在着一种遗传易感数值,在遗传易感数值的基础上,加上童年早期的创伤的影响,导致成为一种高危的因素。如果患者在成年后期,遭受精神创伤或者应激事件的诱发,成年期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大很多。总之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什么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和躁狂症,抑郁症是整个人体功能低下,包括兴趣减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睡眠障碍就是失眠、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甚至严重时有自杀倾向,活着没价值的想法等抑郁症状。躁狂症是机体比较旺盛亢奋的状态,包括言语多、思维比较快,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人比较亢奋,言谈中可能有些夸大,还有睡眠减少,人际交往之间的活动
偏执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通常偏执性的精神障碍的人群,会对他人有持久的无根据的不信任,而且会非常的敏感。对侮辱和伤害会耿耿于怀。思想行为非常的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等。通常持续的时间比较久,三个月以上,而且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造成周围人际关系比较差,自我评价过高,过分地认为自己特别重要,失败和责任都归咎于其他人等。以上异常表现,要考虑是否有偏执性的精神
老年精神障碍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老年精神障碍,也分不同的疾病,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说老年痴呆,会表现在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如记忆力、语言、定向障碍等,以及会出现幻觉、妄想、行为异常、人格改变等。老年的抑郁症,主要会表现在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者老年期的惊恐障碍明显会少于青壮年人。也有部分老年人会发生疑病症,患者通常病史会比较长,首次的发病通常继发于焦虑情绪或者抑郁情绪等。
儿童精神障碍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儿童精神障碍的表现是根据所患疾病而不同,如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患者表现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且进入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可注意20分钟左右,但出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孩子,最多坚持十分钟。其次,其注意力、转化能力比较差,易专注于某些感兴趣的事情,难以转移到其它活动或者任务上。同时,部分孩子有抽动障碍,如眨眼、清理喉咙或者发出吼叫声、犬叫声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