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关节外症状、特殊人群的应对措施及生活方式建议。关节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僵硬、畸形;关节外症状有发热、乏力、皮下结节、肺部病变、心脏病变。针对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给出了不同的治疗和护理建议,如老年人选不良反应小的药、加强营养,孕妇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并监测病情等。还提醒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和锻炼以控制病情。
一、关节症状
1.疼痛: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程度因人而异。疼痛通常为对称性,常见于手腕、手指、膝关节、足趾等小关节,也可累及肘、肩、踝等大关节。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刺痛、胀痛等,且在活动或休息时均可出现。病情活动期疼痛往往较为明显,可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睡眠质量。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差,女性患者在生理期时疼痛可能会加重。有其他关节病史的患者,疼痛可能会与原有疾病相互影响,增加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应对措施包括适当休息、避免过度活动疼痛关节,可采用热敷、按摩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
2.肿胀:受累关节周围组织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关节腔内积液、滑膜增生以及周围软组织炎症所致。肿胀程度也有所不同,轻者仅表现为关节轻度隆起,重者关节可明显肿大,皮肤表面紧张发亮。肿胀通常与疼痛相伴,且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更为明显。肿胀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受到一定限制,影响关节功能。老年人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和修复能力较差,肿胀可能更难消退。生活方式上,长期站立或行走较多的人,关节肿胀可能会加重。应对时应减少关节的负重,必要时可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轮椅等。
3.僵硬: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症状,患者早晨起床后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会出现僵硬、活动受限的情况,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僵硬感在逐渐活动关节后可有所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僵硬时间可能会延长。晨僵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疾病的活动度相关。年龄增长会使晨僵的恢复时间延长,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晨僵可能更为明显。患者应养成在睡前适当活动关节的习惯,早晨起床后可先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促进关节血液循环,缓解僵硬症状。
4.畸形:随着病情的长期发展,关节软骨和骨质遭到破坏,关节会出现畸形。常见的畸形有手指关节的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膝关节可出现屈曲畸形、外翻畸形等。关节畸形会严重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老年人由于骨骼密度降低,更易发生关节畸形。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患者,病情进展至畸形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对于已出现畸形的患者,应根据畸形的程度和影响,采取康复训练、手术矫正等治疗方法。
二、关节外症状
1.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发热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发热是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引起的全身性症状。儿童患者发热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女性在孕期发热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发热时应注意休息,多饮水,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乏力可能与炎症消耗、贫血、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乏力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长期处于压力较大、生活不规律的患者,乏力症状可能会加重。应对措施包括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可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3.皮下结节:约20%30%的患者会出现皮下结节,常见于肘部、关节伸面、跟腱等部位。皮下结节质地较硬,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在0.52厘米之间,可活动,无明显压痛。皮下结节的出现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有吸烟史的患者出现皮下结节的概率可能会增加。对于皮下结节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密切观察其变化,若结节增大、疼痛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
4.肺部病变: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胸膜炎等肺部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老年人肺部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发生肺部病变的风险相对较高,且预后可能较差。长期吸烟的患者,肺部病变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有慢性肺部疾病史的患者,病情会更加复杂。应对时应戒烟,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缩唇呼吸等,定期进行肺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肺部病变。
5.心脏病变:少数患者可累及心脏,出现心包炎、心肌炎等病变。患者可能会有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生心脏病变的可能性更大。年龄较大且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心脏病变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脂等指标。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可能更为敏感。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应选择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用药剂量需谨慎调整。同时,老年人常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应加强营养支持,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鼓励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2.孕妇:类风湿关节炎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在孕期,病情可能会有所波动,部分患者病情可能会缓解,但也有患者病情会加重。治疗时应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药物。孕期要密切监测病情和胎儿的发育情况,定期进行产检。产后身体较为虚弱,类风湿关节炎可能会复发或加重,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3.儿童:儿童患类风湿关节炎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病,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治疗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活动,帮助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护理,避免因疾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4.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长期吸烟、酗酒、作息不规律的人群,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可能会更加严重,且治疗效果可能较差。应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