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障碍,属于人格障碍的一种类型。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存在明显而持久的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自我形象以及情感,还可能出现冲动行为。
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可能在亲密关系中极度依赖对方,又因害怕被抛弃而突然变得疏远、愤怒,关系常在理想化和贬低化之间剧烈波动。
自我形象上,患者对自己的认知模糊不清,难以确定自己的价值观、目标和身份,可能会突然改变职业、兴趣爱好或人生目标。情感方面,情绪极不稳定,可能短时间内从极度兴奋转为极度抑郁,且情绪反应往往与现实情境不相称。冲动行为也较为常见,如过度消费、危险驾驶、物质滥用、自伤或自杀行为等。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物学因素以及早期不良生活经历,如童年期遭受虐待、忽视等有关。
治疗上,心理治疗是主要手段,如辩证行为疗法、移情焦点治疗等,部分患者也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氟西汀等药物)来缓解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