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冬春季好发,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危及生命。流脑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主要包括抗菌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预防主要包括疫苗接种和切断传播途径。
流脑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好发于冬春季,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发病人群。流脑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短1天,最长可达7天。
流脑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等,并进行体格检查,如脑膜刺激征等。同时,医生会采集患者的血液、脑脊液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脑脊液常规、涂片革兰染色、培养等,以明确诊断。
流脑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菌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抗菌治疗是流脑治疗的关键,首选药物为青霉素G,剂量要足,疗程要够。对症治疗包括降温、止惊、脱水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发症治疗包括脑积水的治疗、脑疝的治疗等。
流脑的预防主要包括疫苗接种和切断传播途径。目前,我国使用的流脑疫苗主要有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脑膜炎球菌AC结合疫苗。儿童应按照免疫程序按时接种疫苗。此外,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措施也可以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流脑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流脑的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因此,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同时,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护理,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以减少流脑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