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发病前有210天潜伏期,之后孩子会发热至38℃40℃,伴有烦躁、拒食等全身不适,口腔黏膜出现成簇或散在小水疱,破溃后成浅表溃疡,部分患儿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后期病情好转症状逐渐消失;针对特殊人群,家长要在孩子发热时密切监测体温,不超38.5℃优先物理降温,注意口腔卫生,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若症状不缓解或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一、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表现
1.前期症状: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发病前常有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在潜伏期后,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还可能伴有烦躁、哭闹、拒食、流涎等症状,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头痛、咽喉痛、肌肉疼痛等全身不适表现。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能因为不适而表现得更加烦躁不安,睡眠质量下降。
2.口腔症状:口腔黏膜会出现成簇或散在的小水疱,直径约23mm,水疱壁薄、透明,周围有红晕。水疱破溃后会形成浅表溃疡,溃疡表面覆盖有黄白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充血、水肿状态。溃疡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常见于唇内、舌、颊黏膜等处,疼痛明显,导致孩子因疼痛而不愿进食、喝水。年龄稍大的孩子可能会诉说口腔疼痛,而年龄小的孩子则表现为拒绝进食、哭闹不止。
3.其他症状:部分患儿可能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一般直径在12cm左右,可持续23周。在疾病后期,随着病情的好转,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口腔黏膜的溃疡也会逐渐愈合,疼痛减轻,孩子的食欲和精神状态会逐渐恢复。
二、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家长需要格外关注。在孩子发热期间,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因高热引起惊厥等并发症。如果孩子体温不超过38.5℃,可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敷额头、使用退热贴等,尽量避免过早使用药物降温。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蘸取温水,轻轻擦拭孩子的口腔;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教导其正确刷牙、漱口。在饮食方面,应给予孩子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如果孩子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