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是怎么引起的
慢性宫颈炎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与病原体感染、阴道菌群紊乱、宫颈损伤、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下腹或腰骶部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可通过妇科检查、病原体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等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定期妇科检查、提高免疫力等。
1.病因
病原体感染:最常见的为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
阴道菌群紊乱: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殖,也可导致炎症。
宫颈损伤:如果宫颈受到损伤或长期刺激,如性生活、分娩、流产等,可能会导致宫颈黏膜受损,进而引发炎症。
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也容易发生慢性宫颈炎。
2.症状
白带增多:白带增多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症状,有时可呈脓性或血性。
下腹或腰骶部疼痛:炎症较重时,可出现下腹或腰骶部疼痛,有时疼痛可放射至腿部。
尿频、尿急、尿痛:如果炎症波及膀胱三角区,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诊断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观察宫颈的外观、质地、分泌物等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宫颈炎。
病原体检测:可以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以明确病因。
宫颈细胞学检查:用于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其他检查:如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等,可帮助医生了解宫颈的情况,明确诊断。
4.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使用抗生素治疗病原体感染,使用中药栓剂治疗宫颈炎等。
物理治疗:包括激光、冷冻、微波等治疗方法,适用于宫颈炎较严重的患者。
手术治疗:如宫颈锥形切除术等,适用于宫颈病变较严重的患者。
5.预防
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
避免不洁性生活: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
定期妇科检查: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总之,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如果出现白带异常、下腹或腰骶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预防慢性宫颈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