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原因导致脑血管堵塞,进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神经保护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预防脑血栓形成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
1.脑血栓形成的原因:
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原因,主要发生在管径500μm以上的大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出血、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闭塞。
血液成分改变: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加、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血栓前状态等,可使血液凝固性增高,容易形成脑血栓。
血流动力学改变:低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原因可导致心排出量减少,脑部血液灌注不足,引起脑血栓形成。
2.脑血栓形成的症状:
偏瘫:是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一侧肢体肌力减退、麻木、活动不灵。
失语:表现为说话不清、失语或语言理解困难。
感觉障碍:可出现面部、口唇、舌部、肢体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
头晕:常伴有恶心、呕吐,可出现平衡障碍、共济失调。
头痛:剧烈的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意识障碍:轻者表现为嗜睡、昏睡,重者可出现昏迷。
3.脑血栓形成的诊断:
头颅CT或MRI:可发现梗死灶,有助于诊断。
血液检查:可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
颈部血管超声:可了解颈部血管有无狭窄、斑块。
经颅多普勒超声:可检测脑血流情况。
4.脑血栓形成的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等。
溶栓治疗:发病4.5小时内,可采用溶栓治疗,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适用于高凝状态、心房颤动等患者,可预防血栓形成。
神经保护治疗:可使用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保护神经细胞。
手术治疗: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等,适用于血管狭窄严重的患者。
5.脑血栓形成的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定期体检:有脑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应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