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过短的检查
舌系带过短的检查方法包括视诊、触诊、运动评估,同时不同特殊人群检查有注意事项。视诊观察舌系带附着位置、形态及舌体形态,还观察患儿吸吮和发音功能;触诊用手指感受舌系带紧张度和弹性;运动评估包括伸舌和上抬运动观察;对于婴儿检查要轻柔,在其安静吃饱时进行,1岁左右再准确评估;对儿童要良好沟通取得配合,安慰有发音问题的儿童,询问生活习惯;对有口腔病史者要了解病史,注意舌系带与周围组织粘连及瘢痕形成情况。
一、视诊
1.外观观察:检查舌系带的附着位置,正常舌系带附着于舌腹中部近舌尖处,若舌系带附着靠近舌尖,甚至达到舌尖,可能提示过短。观察舌系带的形态,过短的舌系带通常较厚、短且紧张,可呈条索状。同时注意舌体的形态,舌系带过短可能导致舌体活动受限,出现舌呈“W”形改变,即当患儿伸舌时,舌尖因舌系带的牵拉而出现凹陷,类似英文字母“W”。
2.功能观察:观察患儿的吸吮情况,婴儿舌系带过短可能影响吸吮动作,出现吸吮无力、喂养困难、母亲乳头疼痛等表现。观察患儿的发音情况,较大儿童若舌系带过短,可能影响某些语音的发音,如卷舌音、舌腭音等发音不清。
二、触诊
用手指轻轻触摸舌系带,感受其紧张度和弹性。正常舌系带柔软且有一定弹性,而舌系带过短者,触摸时可感觉到舌系带紧张、缺乏弹性,且当试图将舌尖抬起时,会遇到明显阻力。
三、运动评估
1.伸舌运动:让患儿伸舌,观察伸舌的长度和形态。舌系带过短的患儿伸舌往往不能伸出口外,或伸舌时舌尖呈“W”形,且伸舌长度明显短于正常儿童。
2.上抬运动:嘱患儿将舌尖上抬至硬腭,舌系带过短者舌尖无法上抬到硬腭,或上抬时出现明显的牵拉感和疼痛表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对于婴儿进行检查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婴儿哭闹和不适。检查前最好在婴儿安静、吃饱的状态下进行。由于婴儿舌系带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判断时要谨慎,不要轻易诊断为舌系带过短,一般建议在1岁左右再进行准确评估。
2.儿童:检查时要与儿童进行良好沟通,取得其配合。对于因舌系带过短导致发音问题的儿童,要给予心理安慰,避免其产生自卑心理。同时,要注意询问儿童的生活习惯,如是否有吮指等不良习惯,这些习惯可能影响舌系带的评估结果。
3.有口腔病史者:对于有口腔手术史、外伤史等口腔病史的患者,要详细了解病史情况,因为手术或外伤可能导致舌系带的继发性改变。检查时要特别注意舌系带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瘢痕形成等影响舌系带功能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