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三叉神经痛的相关因素包括:约90%以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根部受异常走行血管压迫,尤以小脑上动脉压迫常见,中老年因血管生理性改变多见;神经脱髓鞘改变也是重要原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与神经代谢、免疫等因素有关;少见因素有肿瘤(颅后窝、颅中窝肿瘤直接压迫致神经传导异常,中老年短期内症状加重需警惕)、血管畸形(影响三叉神经周围血液循环致神经缺血缺氧引发紊乱)、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累及三叉神经致脱髓鞘等改变,中青年女性有一定发病倾向)。
一、血管压迫因素
(一)责任血管与神经关系
三叉神经痛中,约90%以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由于三叉神经根部受到异常走行的血管压迫所致,其中以小脑上动脉压迫最为常见。血管长期压迫神经,会导致神经纤维的髓鞘受损,使神经冲动发生短路,从而引发疼痛。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多见,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发生生理性迂曲、硬化等改变有关。
二、神经脱髓鞘改变
(一)病理机制
三叉神经感觉根或半月节部位的神经脱髓鞘改变也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的髓鞘具有绝缘和保护神经冲动传导的作用,当发生脱髓鞘后,相邻的轴突之间容易发生“短路”,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的传出冲动也可通过“短路”成为传入冲动,如此反复,就会产生疼痛性冲动,导致三叉神经痛发作。这种情况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可能与神经自身的代谢、免疫等因素有关,比如一些自身免疫相关因素可能会影响神经髓鞘的稳定性。
三、其他少见因素
(一)肿瘤因素
颅后窝、颅中窝的肿瘤,如三叉神经鞘瘤、脑膜瘤、表皮样囊肿等,可直接压迫三叉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异常,从而引发三叉神经痛。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但对于一些中老年患者短期内出现三叉神经痛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情况,需要警惕肿瘤的可能。不同肿瘤对三叉神经的压迫机制不同,有的是直接机械压迫,有的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周围的血供等间接导致神经功能异常。
(二)血管畸形
颅内的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等,可能会影响三叉神经周围的血液循环,导致神经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三叉神经痛症状。血管畸形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相对罕见,其发生机制主要与局部血液循环异常对神经的影响有关,可能在一些有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基础的人群中出现。
(三)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三叉神经等颅神经,导致神经脱髓鞘等改变,从而引发三叉神经痛。这种情况在中青年女性中相对有一定的发病倾向,其发病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神经髓鞘有关,会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进而导致疼痛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