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的症状用药
霉菌性阴道炎症状包括白带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外阴及阴道瘙痒、外阴灼痛、性交不适和排尿异常等。用药方面,局部有克霉唑、咪康唑、制霉菌素制剂,全身用药可口服氟康唑。特殊人群中,孕妇首选局部安全用药,避免全身用药影响胎儿;哺乳期女性局部用药注意接触婴儿卫生,全身用药需暂停哺乳;幼女要注意外阴清洁,出现症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损伤皮肤黏膜。
一、霉菌性阴道炎的症状
1.阴道分泌物异常:典型症状为白带增多,白带质地通常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这是由于霉菌感染导致阴道内环境改变,白带中的成分及形态发生变化。
2.外阴及阴道瘙痒:瘙痒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时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睡眠,患者常不自觉搔抓,可能进一步导致外阴皮肤破损。瘙痒原因是霉菌及其代谢产物刺激外阴及阴道黏膜。
3.外阴灼痛:患者在排尿、性交或擦拭外阴时,可明显感到疼痛加剧,这是因为炎症致使外阴局部黏膜处于充血、敏感状态。
4.性交不适:性生活过程中,阴道黏膜的炎症状态会引发疼痛或不适,可能导致患者对性生活产生恐惧,影响夫妻关系。
5.排尿异常:炎症波及尿道时,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这是因为尿道与阴道相邻,炎症容易蔓延。
二、霉菌性阴道炎的用药
1.局部用药
克霉唑制剂:克霉唑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影响真菌代谢过程,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咪康唑制剂:通过改变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达到抑制或杀灭真菌的效果。
制霉菌素制剂: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漏,进而杀死真菌。
2.全身用药:对于未婚女性、不能采用局部用药者或病情较严重、反复发作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氟康唑能高度选择性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阻断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使真菌无法正常生长繁殖。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孕妇: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易患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时应首选局部用药,且要选择对胎儿安全性高的药物,避免全身用药。因为全身用药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发育。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2.哺乳期女性:局部用药一般对哺乳影响较小,但仍需注意用药后洗净双手,避免接触婴儿。若使用全身抗真菌药物,需暂停哺乳,因为药物可能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待停药一段时间后,经医生评估方可恢复哺乳。
3.幼女:幼女外阴及阴道发育尚未成熟,雌激素水平低,局部抵抗力差,易受感染。家长要注意幼女外阴清洁,保持外阴干燥,不穿开裆裤,避免幼女接触感染源。若幼女出现疑似霉菌性阴道炎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因为儿童皮肤及黏膜娇嫩,不当用药可能造成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