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常用药有哪些
结直肠癌的治疗药物及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治疗药物包括化疗药物(氟尿嘧啶类如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瑞戈非尼),特殊人群用药方面,老年人需关注不良反应并适当调整剂量、加强营养支持,儿童要选合适药物和剂量、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并密切监测,孕妇用药要谨慎、由多学科团队制定方案,有基础疾病者用药前需评估影响、必要时调整方案并加强监测管理。
一、化疗药物
1.氟尿嘧啶类:这类药物可干扰癌细胞的核酸代谢,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常见的有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等。5氟尿嘧啶是结直肠癌化疗的基础药物,在临床应用多年;卡培他滨是一种口服的氟尿嘧啶类前体药物,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较好。
2.奥沙利铂:属于第三代铂类抗癌药,通过与癌细胞的DNA结合,阻止其复制和转录,起到抗癌作用。它与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使用是晚期大肠癌常用的化疗方案之一,但可能会有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
3.伊立替康:是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可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和修复。常与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用于晚期大肠癌的一线或二线治疗。
二、靶向治疗药物
1.西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能够阻断EGFR与其配体的结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转移和血管生成。主要用于KRAS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2.贝伐珠单抗: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抑制VEGF与其受体的结合,减少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可与化疗药物联合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
3.瑞戈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能抑制多种促进肿瘤生长的激酶,适用于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抗VEGF治疗、抗EGFR治疗(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三、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使用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可能需要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2.儿童:儿童患大肠癌较为罕见,若需要用药,应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充分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各项指标,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3.孕妇:孕妇患大肠癌时,用药选择需谨慎,因为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治疗方案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权衡母亲和胎儿的利益。
4.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药物前需要评估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加重基础疾病。同时,在用药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