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脑损伤的症状及特殊人群相关提示,症状包括行为和反应方面的嗜睡或昏迷、易激惹、反应迟钝;肌张力改变方面的增高或降低;原始反射异常方面的吸吮、拥抱、握持反射异常;以及呼吸异常、惊厥等。提示家长照顾早产儿时要密切观察上述症状,有异常及时就医,医院检查治疗时注意防护,有脑损伤家族史的早产儿更要加强监测和随访。
一、行为和反应方面的症状
1.嗜睡或昏迷:早产儿脑损伤可能导致其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很难被唤醒,甚至进入昏迷状态。这是因为脑部受损影响了神经系统对觉醒和睡眠的调节功能。
2.易激惹:表现为容易被激怒,轻微的刺激就会引起强烈的反应,如哭闹不止、肢体舞动等。这可能是由于脑损伤影响了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
3.反应迟钝:对周围的声音、光线等刺激反应不灵敏,例如在有较大声响时不会出现惊吓反射,或者对人脸等视觉刺激缺乏注视和追踪反应。这提示脑部的感觉和认知功能可能受到了损害。
二、肌张力改变方面的症状
1.肌张力增高:早产儿的肌肉会变得僵硬,肢体活动时阻力增加。比如在给孩子活动四肢时,会感觉到明显的抵抗,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这可能是脑损伤影响了神经系统对肌肉张力的调节,导致肌肉持续处于收缩状态。
2.肌张力降低:与肌张力增高相反,患儿的肌肉会变得松弛,肢体软弱无力,活动减少。抱起孩子时,感觉孩子像“软面条”一样,头部和四肢不能保持正常的姿势。这通常是由于脑部损伤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控制,使肌肉无法正常收缩。
三、原始反射异常方面的症状
1.吸吮反射异常:正常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吸吮反射,能够主动吸吮乳头或奶嘴。而脑损伤的早产儿可能吸吮无力,不能有效吸吮,或者吸吮动作不协调,导致喂养困难。
2.拥抱反射异常:正常情况下,当突然改变早产儿的体位或给予其一定的刺激时,会出现双臂外展、伸直,然后内收、屈曲,呈拥抱状的反射动作。脑损伤的早产儿拥抱反射可能减弱、消失或表现为不对称,即一侧肢体反应明显,另一侧反应较弱。
3.握持反射异常:正常早产儿会有握持反射,当用手指触碰其手掌时,会立即握住手指。脑损伤的早产儿握持反射可能减弱或持续时间异常延长。
四、其他症状
1.呼吸异常:可能出现呼吸节律不规整,如呼吸暂停、呼吸急促或呼吸减慢等情况。这是因为脑部的呼吸中枢受到损伤,影响了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2.惊厥: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肢体抽搐、眼球上翻、口吐白沫等症状。惊厥是由于脑损伤导致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是比较严重的症状之一。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早产儿本身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脑损伤对其影响更为严重。家长在照顾早产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上述症状表现。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由于早产儿免疫力较低,在医院检查和治疗时要注意做好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对于有脑损伤家族史的早产儿,更要加强监测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