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智齿旁边的牙疼怎么回事
拔智齿后邻牙疼痛的原因主要有四类:一是邻牙本身问题,如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二是拔牙过程影响,包括创伤波及和牙槽骨损伤;三是术后感染,如干槽症、牙周炎;应对措施包括先观察护理,注意口腔清洁,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则及时就医,医生会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孕妇就医需告知怀孕情况。
一、邻牙本身存在问题
1.龋齿:智齿生长位置特殊,常导致清洁难度增加,其旁边牙齿易发生龋齿。细菌产生的酸性物质会逐渐腐蚀牙齿硬组织,形成龋洞,当龋洞较深接近牙髓时,就会引发疼痛。有研究表明,口腔卫生不佳区域的牙齿患龋率明显升高。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若智齿旁边的乳牙发生龋齿,需及时治疗,以免影响恒牙萌出。老年人由于牙齿本身矿化程度降低,龋齿发展可能更快,更要尽早处理。
2.牙髓炎:如果邻牙的龋齿未得到及时治疗,细菌会进一步感染牙髓,引发牙髓炎。牙髓炎的疼痛较为剧烈,常表现为自发痛、夜间痛等。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可能忽视牙齿问题,导致牙髓炎的发生。治疗时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3.根尖周炎:牙髓炎若继续发展,炎症会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患者会感觉牙齿有浮出感,咬合时疼痛明显。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根尖周炎可能更难控制,治疗周期也可能更长。
二、拔牙过程的影响
1.创伤波及:拔智齿时,可能会对周围组织造成一定的创伤,包括旁边的牙齿。手术过程中的牵拉、撬动等操作,可能会损伤邻牙的牙周膜,导致牙齿出现疼痛。这种疼痛一般在拔牙后数天内会逐渐缓解。老年人的牙周组织较为脆弱,创伤后的恢复可能相对较慢。
2.牙槽骨损伤:拔牙时若牙槽骨发生骨折或损伤,也可能影响到邻牙。牙槽骨的损伤会导致周围组织的压力改变,从而引起邻牙疼痛。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牙槽骨本身较为脆弱,更容易出现此类情况,恢复期间要注意避免过度咀嚼。
三、术后感染
1.干槽症:干槽症是拔牙后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拔牙后23天。主要是由于拔牙创口内的血凝块脱落或感染,导致牙槽骨暴露并发生感染,疼痛可向邻牙放射。吸烟人群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创口愈合,发生干槽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2.牙周炎:拔牙后若口腔卫生维护不佳,细菌容易在拔牙创口周围滋生,引发牙周炎,波及邻牙,导致邻牙疼痛。不注重口腔卫生的人群,如不按时刷牙、饭后不漱口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儿童和青少年可能由于刷牙方法不正确,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几率。
四、应对措施
1.观察与护理:拔牙后轻微的邻牙疼痛可能是正常现象,可先进行观察。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做好口腔护理。
2.及时就医: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确定疼痛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为感染引起,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治疗;若为邻牙本身问题,需进行针对性的牙科治疗。孕妇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