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包括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视觉障碍、眩晕平衡障碍等。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局限性运动功能障碍(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等)、局限性感觉功能障碍(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等)、语言功能障碍(说话不清等);视觉障碍表现为单眼一过性黑矇;眩晕表现为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等伴恶心呕吐,平衡障碍表现为站立或行走不稳易摔倒。不同人群在各表现上有一些相关特点,如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或家族史等人群有相应不同情况。
一、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1.局限性运动功能障碍
多见于一侧面部或肢体的无力、笨拙,甚至完全性瘫痪。例如,患者可能出现单侧手臂无法抬起、行走时单侧下肢拖曳等表现。这种运动功能障碍是由于脑部局部供血不足影响了运动神经传导通路所致。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可能相似,但老年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如动脉硬化等,更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肢体运动异常。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其血管基础较差,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风险相对更高。
2.局限性感觉功能障碍
可表现为一侧面部或肢体的麻木感,如面部针刺样麻木、手指或足部的麻木等。感觉神经受缺血影响时,患者会出现相应部位的感觉异常。性别差异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感觉障碍表现上无明显特异性,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酗酒者,血管受到的损害更严重,发生感觉障碍的概率可能增加。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在出现类似感觉异常时更应警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可能。
3.语言功能障碍
表现为说话不清,不能流利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理解他人语言困难等。这是因为脑部语言中枢区域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功能。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脑功能储备相对较差,语言功能障碍可能更易出现且恢复相对缓慢。患有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存在脑动脉硬化,语言功能障碍的发作频率可能较高。
二、视觉障碍
1.单眼一过性黑矇
表现为一眼突然发生短暂的视力丧失,持续数分钟后恢复正常。这是由于视网膜短暂缺血所致,是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均可发生,但老年患者由于血管硬化更常见此类表现。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史的患者,血液黏稠度较高,更容易导致视网膜血管的短暂缺血,从而引发单眼一过性黑矇。
三、眩晕、平衡障碍等
1.眩晕
患者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摇晃,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脑干、小脑等部位供血不足影响了平衡觉和空间觉的神经传导。对于女性患者,在妊娠或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影响血管的稳定性,增加眩晕等症状出现的风险。生活方式不规律,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的人群,发生眩晕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表现的可能性增大。
2.平衡障碍
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不稳,容易摔倒。这是由于脑部负责平衡调节的区域缺血,导致平衡功能失调。老年患者由于骨骼肌肉功能减退,在出现平衡障碍时更容易发生跌倒,进而可能导致骨折等二次伤害。有脑血管病史的患者,平衡障碍的反复发作可能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