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有龈下牙结石
龈下牙结石沉积于龈缘以下牙周袋内根面,更难清洁且危害大,易致牙龈发炎、出血等,最终可使牙齿松动脱落。自我判断方法有观察牙龈状况,若颜色改变、质地松软易出血可能有龈下牙结石,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口腔有持续异味也可能存在龈下牙结石,糖尿病患者判断难度增加;牙齿有松动感、咀嚼不适可能是牙结石破坏牙周组织;用舌头舔感觉牙龈和牙齿有缝隙或异物感也可能有龈下牙结石,但儿童和青少年不宜自行探查。需注意自我判断有局限,怀疑有龈下牙结石应及时就医检查,平时要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患全身性疾病者治疗前要告知医生病史。
一、龈下牙结石概述
龈下牙结石是沉积于龈缘以下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结石,它比龈上牙结石更难清洁,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也更大,容易导致牙龈发炎、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最终可能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二、自我判断方法
1.牙龈状况观察:观察牙龈颜色是否正常,健康的牙龈呈粉红色,质地坚韧。如果发现牙龈颜色变为暗红色或鲜红色,且质地松软,触碰时容易出血,比如在刷牙、咬硬物时出血,这可能是龈下牙结石刺激牙龈引发炎症的表现。对于老年人,由于牙龈本身弹性和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这种牙龈炎症表现;而女性在生理期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牙龈对牙结石的刺激反应可能更明显。长期吸烟的人,牙龈颜色变化可能不典型,但也会存在牙龈易出血的情况。
2.口腔异味判断:龈下牙结石会滋生大量细菌,细菌分解食物残渣、唾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会产生异味。如果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刷牙、使用漱口水后仍有持续的口腔异味,可能存在龈下牙结石。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口腔内细菌更容易滋生,口腔异味可能更明显,也增加了龈下牙结石导致异味的判断难度。
3.牙齿松动感觉:当龈下牙结石不断堆积,会破坏牙槽骨,导致牙齿支持组织减少,从而引起牙齿松动。可以用手指轻轻晃动牙齿,如果感觉牙齿有轻微松动,或者在咀嚼食物时感觉牙齿无力、咬合不适,可能存在龈下牙结石且已经对牙周组织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对于老年人,本身牙槽骨会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萎缩,牙齿松动可能更容易出现,需要仔细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牙结石导致的病理性松动。
4.牙周袋探查:用舌头舔牙齿靠近牙龈的部位,如果感觉牙龈和牙齿之间有明显的缝隙,或者能感觉到有粗糙的异物感,可能存在龈下牙结石。但这种方法不太准确,且需要一定的自我感知能力。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牙周组织还在发育阶段,不建议自行进行这种探查,以免损伤牙周组织。
三、注意事项
自我判断龈下牙结石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怀疑自己有龈下牙结石,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通过专业的口腔检查,如牙周探诊、X线片等,来明确是否存在龈下牙结石以及了解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同时,无论是否发现龈下牙结石,都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的患者,在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前,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治疗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