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损伤的症状是什么
新生儿脑损伤会出现多种异常表现,包括意识状态改变(如过度兴奋、嗜睡甚至昏迷)、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增高或减低)、原始反射异常(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异常)、呼吸异常(呼吸节律改变)以及惊厥等,家长和医护人员需高度重视新生儿相关症状观察,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能改善预后,护理时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一、意识状态改变
新生儿脑损伤时常见意识状态异常,如过度兴奋、嗜睡甚至昏迷。过度兴奋表现为新生儿易激惹,睡眠周期紊乱,持续哭闹等;嗜睡则是对周围刺激反应减弱,唤醒困难。这与脑损伤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影响了大脑对意识的调控功能。例如,有研究发现,部分因窒息等因素导致脑损伤的新生儿早期就会出现意识状态的改变,通过对新生儿对声音、光线等刺激的反应来评估意识状态情况。
二、肌张力异常
1.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大。新生儿脑损伤后,由于神经传导通路受到影响,使得肌肉的紧张度异常增高。比如,上肢可能表现为内收、内旋,下肢可能呈现交叉体位等。临床上可通过被动活动新生儿的肢体来初步判断肌张力情况,肌张力增高会影响新生儿的正常运动发育,因为正常的运动需要合适的肌张力来配合。
2.肌张力减低:则表现为肢体松软,活动时幅度增大,缺乏正常的张力支撑。这是因为脑损伤导致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下降,使得肌肉无法维持正常的紧张度。例如,新生儿仰卧位时四肢呈蛙腿样姿势,头不能保持中立位等。肌张力异常是新生儿脑损伤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不同类型的脑损伤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肌张力改变。
三、原始反射异常
1.拥抱反射异常:正常新生儿拥抱反射应对称,当有刺激时会出现上肢外展、屈曲等动作。而脑损伤新生儿拥抱反射可能减弱、增强或不对称。若反射减弱可能提示神经系统成熟度不够或存在损伤,反射增强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的表现,不对称则可能与脑损伤导致的一侧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有关。
2.握持反射异常:正常新生儿握持反射较强,脑损伤时握持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神经对手部肌肉的控制,导致握持反射异常。通过检查握持反射可以辅助判断新生儿脑损伤情况,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会使握持反射出现不同的改变。
四、呼吸异常
新生儿脑损伤可能引起呼吸节律的改变,如呼吸急促、呼吸减慢、呼吸不规则等。呼吸中枢位于脑部,脑损伤会干扰呼吸中枢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呼吸异常。例如,严重的脑损伤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潮式呼吸等,这是由于脑部病变影响了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使得呼吸的节律和深度发生紊乱。
五、惊厥
部分新生儿脑损伤会出现惊厥症状,表现为肌肉抽搐、眼球上翻、口周发青等。惊厥是脑损伤的严重表现之一,是因为脑损伤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不同病因导致的脑损伤引发惊厥的概率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如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新生儿发生惊厥的风险相对较高,通过脑电图等检查可以辅助诊断惊厥及评估脑损伤情况。
温馨提示
对于新生儿脑损伤相关症状的观察,需要医护人员及家长高度重视。家长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意识状态、肌张力、原始反射、呼吸及是否有惊厥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因为新生儿脑损伤若能早期发现并干预,可能会改善预后。同时,在护理新生儿过程中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刺激,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