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红肿出血是什么原因
口腔问题可由局部和全身因素引起。局部因素包括菌斑牙石堆积、牙龈炎、牙周炎、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分别会引发相应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全身因素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内分泌紊乱(妊娠期、糖尿病)、其他全身疾病(如艾滋病)等,也会导致牙龈出现红肿出血等情况。
一、口腔局部因素
1.菌斑、牙石堆积:菌斑是不断在牙齿表面形成的柔软、无色的细菌薄膜,若未及时清除,会逐渐钙化形成牙石。菌斑和牙石会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炎症,出现红肿出血现象。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漱口的人群,更容易让菌斑牙石堆积,从而导致牙龈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若口腔卫生习惯不佳,都可能面临菌斑牙石堆积的情况,儿童若未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也会因菌斑牙石刺激牙龈出现红肿出血;成年人若长期忽视口腔清洁,同样会受其影响。
2.牙龈炎: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主要由牙菌斑引起。牙龈会表现为红肿、易出血,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更为明显。青少年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使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更容易患牙龈炎出现红肿出血;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也较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导致牙龈红肿出血。
3.牙周炎: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病情进一步发展时,除了牙龈红肿出血,还会伴有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一些有吸烟习惯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患牙周炎的风险,进而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牙周组织易受细菌感染,也容易发生牙龈红肿出血,且病情往往较难控制。
4.食物嵌塞:食物残渣嵌塞在牙齿缝隙中,会压迫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发炎、红肿出血。比如,牙齿排列不整齐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食物嵌塞情况,儿童若存在牙齿排列问题,进食后若未及时清理,就可能引发牙龈红肿出血;成年人牙齿磨损、缺失等情况也可能导致食物嵌塞,从而出现相应牙龈问题。
5.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体,会对牙龈产生持续的机械刺激,引起牙龈红肿出血。佩戴假牙的中老年人,若修复体制作不合适或清洁不当,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不同材质的修复体可能对牙龈刺激程度不同,需要定期检查修复体情况,确保其合适且清洁良好。
二、全身因素
1.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白血病患者体内异常白细胞增多,会影响牙龈组织的血液供应和免疫功能,导致牙龈肿胀、出血不止。血液系统疾病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患白血病时除了牙龈红肿出血,还可能伴有发热、贫血等其他症状;成年人患血液系统疾病出现牙龈问题时,也需要综合考虑血液疾病本身的情况进行诊治。
2.内分泌紊乱
妊娠期:妊娠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牙龈红肿出血,称为妊娠期龈炎。这是妊娠期常见的口腔问题,一般在分娩后会有所缓解,但孕期仍需注意口腔清洁。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血糖升高会改变牙龈组织的微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以预防和控制牙龈问题。
3.其他全身疾病: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包括牙龈的感染,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这类特殊人群需要在治疗全身疾病的同时,注重口腔的局部护理,且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口腔护理需要更加细致和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