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感染症状
口腔念珠菌感染有局部症状和全身感染相关表现,不同人群症状特点不同,还需与其他疾病鉴别。局部症状包括黏膜表现(假膜型、萎缩型、增生型)及其他局部表现(口干、灼痛等);全身感染相关表现为严重或播散时出现发热、消化道及呼吸道症状等;婴幼儿多为假膜型(鹅口疮),有拒食等表现;老年人因局部组织萎缩等易患萎缩型;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症状严重顽固且易播散;需与奶块、口腔扁平苔藓、天疱疮等鉴别,如雪口病与奶块可通过能否轻易擦去及擦去后表现鉴别。
一、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局部症状
(一)黏膜表现
1.假膜型: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唇部,损害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随后可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并可继续扩大蔓延,严重者可累及扁桃体、咽部、牙龈等。早期假膜较易擦去,留下充血的黏膜面及轻度出血,不久又有新的假膜形成。
2.萎缩型:多见于长期佩戴义齿的患者,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之腭、龈黏膜,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或有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也可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后及HIV感染者等,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散在的红斑,边缘充血。
3.增生型:常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病损区黏膜增厚,表面有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色白,与周围黏膜界限清楚,不易被擦去。
(二)其他局部表现
可能出现口干、口腔黏膜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味觉改变。
二、全身感染相关表现(严重或播散性念珠菌感染时)
当念珠菌感染播散至全身时,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若累及消化道可出现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累及呼吸道可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口腔念珠菌感染多为局部感染,全身症状相对少见,若出现全身症状需高度警惕播散性念珠菌感染的可能。
三、不同人群口腔念珠菌感染症状特点
(一)婴幼儿
婴幼儿口腔念珠菌感染多为假膜型,又称鹅口疮。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膜,形似奶块,但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患儿常因疼痛而出现拒食、啼哭不安等表现,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但严重时可能影响吸吮和吞咽。这是因为婴幼儿口腔卫生较差,且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念珠菌的感染,同时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增加婴幼儿患口腔念珠菌感染的风险。
(二)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口腔局部组织萎缩、唾液分泌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容易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萎缩型较为常见,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红斑,常伴有口干、味觉减退等症状。此外,老年人若佩戴义齿,义齿清洁不彻底时,更容易在义齿接触的黏膜部位发生念珠菌感染,出现局部的炎症表现。
(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HIV感染者、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等)
这类人群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症状往往较为严重且顽固。假膜型、萎缩型和增生型均可出现,且感染范围可能较广,除了口腔局部症状外,更容易出现全身播散的倾向,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如发热等。这是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时,机体对念珠菌的抵抗力减弱,念珠菌容易在口腔内定植并扩散,甚至播散至全身。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一)雪口病与奶块的鉴别
奶块可以被轻易擦去,擦去后黏膜正常,而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假膜不易被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有渗血。
(二)与口腔扁平苔藓的鉴别
口腔扁平苔藓的病损多为白色条纹、斑块等,条纹一般为网状、树枝状等,与念珠菌感染的假膜、红斑等表现不同,可通过组织病理检查等进一步鉴别。
(三)与天疱疮的鉴别
天疱疮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易破,形成糜烂面,与念珠菌感染的表现有明显区别,可通过免疫荧光等检查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