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跟风寒感冒的区别
感冒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二者在病因、症状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方面均有不同。病因上,风热感冒多因外感风热之邪在温热时节发病,风寒感冒是人体劳累后吹风受凉在秋冬季节发病;症状表现中,风热感冒发热明显、流黄涕、咳痰黄稠等,风寒感冒发热较轻、流清涕、咳痰清稀等;治疗原则上,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风寒感冒辛温解表;预防方面,风热感冒需保持室内通风、适当增减衣物等,风寒感冒要注意秋冬保暖、适当锻炼等。
一、病因方面
1.风热感冒:多因外感风热之邪所致,常发生在气候温暖多风的春季或夏季等温热时节,人体腠理疏松,风热之邪易乘虚而入引发感冒。例如,在气温较高且空气流通不畅,同时人体因劳作等原因出汗后,腠理开泄,风热之邪就容易侵袭人体而致病。
2.风寒感冒:主要是人体劳累后,吹风受凉,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而引起。常见于秋冬季节,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如夜间睡眠时盖被单薄、在寒冷环境中停留过久等情况,风寒之邪从皮毛而入,导致肺气失宣引发感冒。
二、症状表现方面
1.发热情况
风热感冒:一般发热比较明显,体温多在38℃以上,甚至可更高,同时可能伴有汗出不畅的表现,虽然有出汗,但感觉身体仍有燥热感。
风寒感冒:发热相对较轻,体温一般在38℃左右或以下,通常无汗,怕冷的感觉比较明显,得衣被后仍难以缓解怕冷的症状。
2.流涕咳痰情况
风热感冒:流黄涕,痰液通常为黄色、黏稠状。这是因为风热之邪侵袭,导致肺气失宣,热邪煎灼津液,使得鼻涕和痰液变稠变黄。
风寒感冒:流清涕,痰液一般是清稀色白的。是由于风寒之邪束表,肺气不宣,津液未被热邪煎灼,所以鼻涕清稀,痰液色白清稀。
3.其他伴随症状
风热感冒:可能伴有咽喉红肿疼痛、口渴、舌尖边红、苔薄黄等症状。因为风热上扰咽喉,同时热邪伤津,所以会有口渴等表现。
风寒感冒:常伴有头痛、身痛较明显,鼻塞声重等症状,舌淡红,苔薄白。这是因为风寒之邪凝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以会出现头痛、身痛等表现。
三、治疗原则方面
1.风热感冒:治疗以辛凉解表为主,可选用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的药物,如银翘解毒片等,通过疏散风热,使邪热外透而达到治愈目的。在生活方式上,应注意多饮水,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温热性食物,以免加重风热之邪。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用药需更加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小儿专用辛凉解表药物,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风寒感冒: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等药物,通过辛温发散,驱散风寒之邪。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可适当饮用生姜红糖水等温热性饮品,以助于发散风寒。儿童患者在风寒感冒时,要注意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质情况,采取合适的保暖措施,如适当增加衣物等,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促进身体恢复。
四、预防方面
1.风热感冒预防:在温热季节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中。适当增减衣物,不要因天气温暖就过度减少衣物而受凉,但也不要因怕热而过度贪凉,比如长时间吹空调等。饮食上要注意均衡,多吃一些清热润燥的食物,如苦瓜、黄瓜、梨等。对于儿童来说,要根据季节和活动情况及时调整衣着,避免在户外活动后大汗淋漓时立即吹冷风等。
2.风寒感冒预防:秋冬季节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是要注意颈部、背部、脚部的保暖。避免在寒冷天气长时间待在室外,如必须外出,要穿戴好保暖的衣物、帽子、围巾、手套等。平时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后不要立即脱衣受寒。儿童在秋冬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夜间睡眠时,要盖好被子,避免腹部、脚部着凉,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